在太空中宋易也只得是一切從零開始。
拿出了四維空間,他在里面是儲存了特別多的東西的那尤為其次就是一些專用的工具。
早一開始,宋易就從上面要來了一些太空泥土的標本,進行了一些研究,也是研發出了一種利用太空上的泥土,然后根據特殊的工具融合出來的一種磚塊。
他從四維空間里面取出了一個比大型的儀器,這個儀器是一個推車一樣的東西,最前面有一個很大的鏟子,他這個中間有一個進口,而且最后面還有一個長方形的出口。
他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宋易只需要去推這個儀器用前面的鏟子收集到鏟到的火星表面的塵土,然后會經過內部的加工融合,最后做出來的磚頭就會從后面出來,基本上懶人專用。
宋易只需要一直推著他到處走就行了。
開始調試了一下高度將其嵌入地底接近一兩厘米左右,因為整個火星的地表不是說特別平,相對起來稍微下去一點效果會比較好。
完事后宋易開始推動儀器,他每過到的一個地方,儀器就會將地面給鏟平,那最上面的比較干燥的塵土也是不見了,而所露出來的顏色要比對表面的深一些,他所經過的地方就從那后面的霍口里吐出一塊磚。
就這樣一直弄下去,推了將近三個多小時時間,那往后一看,排了一長條的磚頭,細數下來一千塊磚還是有的,就這個效率的話,宋易還是比較滿意。
在火星上面,那時間什么的自然不用說了,宋易雖然能夠看到時間,但是和地球相比的話,沒有太多的直接的觀感。
也是忙活了將近24個小時,這些磚頭已經是排滿了整個地表。
把他們收集到一起又需要時間,又花了數個小時才將這些磚頭整整齊齊地碼放在了一起,接著他又從飛船里面取出了一根類似消防員救火用的管子,然后將槍口對準磚塊之上,按壓下去擠出粘稠液體。
撿起另外一塊磚。
吧唧。
兩個沾合在一起,靜等了將近5分鐘,這兩塊磚便是嚴實合縫,怎么扯也扯不掉。
在飛船的儲備箱里可是儲備了非常多的膠體。
主要慶幸,這種膠只需要用少量就可以達到粘合的狀態,也因此宋易不用擔心膠不夠用,而在真正的建立基地之前。宋易還是要先打好地基,不可能說直接就在地表圍一個基地。
那樣有些不太安全。
從四維空間里取出一個小骨架,上面有一個按鈕,將它放在地上按著中間,然后慢慢的退開,最后那個正方形的按鈕開始向四周彈開,形成了一個將近50多平米的拉扯網,緊接著數根粗壯的柱子直接插到地底。
一個簡易的地基,那也就算完成了。
宋易現在已經忙活了將近30多個小時,那這是人他就得睡覺,宋易給自己來了一點營養餅干,又打了一點營養劑,頓時感覺人精神了不少,但是這種精神也只是一種假象,總歸他的身體是需要慢慢來恢復的。
宋易也不急繼續忙活,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還是直接找了個地方支起了帳篷,開始睡了起來。
唯一的好處就是外骨骼機甲可以自動地在太空中生產合成氧氣,那要不然宋易估計睡著睡著就死了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