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面大旗,昌都剩下的幾支農奴起義軍,也匯集到了格薩爾的旗下。
對于薛氏族人來說,所謂的格薩爾,只不過是他們手中的一個工具人罷了。他們真正的合作者,卻是紅教的大喇嘛隆巴。為了紅教的宏偉事業,隆巴如今也算是豁出去了。率領著整整上千紅衣喇嘛到了昌都。如今的昌都地區,已經成了紅教的大本營。
薛均死了。
他被隆巴宣稱為是紅教的護教法王,為了紅教的偉大事業而奉獻了自己的肉身。
恐怕薛均自己也想不到,他死之后,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前來祭拜他。設在馬察寺內的靈堂,這些人自然是進不去的,但這并不妨礙那些信徒們,在馬察寺外虔誠地祭拜著為了解放他們而奉獻了自己的肉身,被他們的敵人,來自地獄的惡魔殺死的護教法王。
唐得功站在薛均的靈位之前,上了三柱香,又雙膝落地,躬敬地叩了三個響頭。
如果是以前,唐得功自然是不屑于向薛均行禮的。但現在,這三個頭,他是叩得結結實實。不管怎么說,薛均最后的選擇,無疑是壯烈的。
他是有機會走的。
但他沒有走。
他站到了最后一刻。
最后,還用他的血,激起了無數昌都人的決死一戰的決心。
不管他是為了自己的家族,為了尚在大唐境內的那些薛氏族人,還是為了大唐整個的大戰略,他一定會在史書之上留下屬于自己的那幾行字的。
那怕就是提上一筆,在出身禮部的唐得功看來,薛均也死得值了。
煌煌史書,能在上面留下一個名字的人,在當時,又何嘗不是一個名動天下的風云人物呢。
而像他唐得功,死后只不過是一抔黃土,一堆枯骨,無數年后,當墓牌垮塌,他的名字也就在這個世間煙消云散了。
看著嗚咽還禮的薛氏諸人,唐得功走過去扶起了薛仁忠等人。
“大唐不會忘記你父親的。我已上折為你父請封!”
“多謝唐侍郎!”薛仁忠大哭。
“節哀順便吧,你父親用他的死激起來的士氣,可不能白白浪費,昌都,我們是絕不能丟的。”唐得功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