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村子里,都是有公有錢的。而這個公有錢的來源并不少,一來是官府每年會撥一點點,二來就是村子里規定的提成。富裕的村子就提得多一些,窮的村子就提得少一些,有錢人家提得多一些,窮人就少一些。三來就是村子里的人如果犯了錯,會有一定的懲罰,不太嚴重的話,就是罰錢,這些錢也是記在公帳之上的。另外,就看村子里的村長之類的人物,有沒有本事弄來錢了。如果這個村子里出過大富豪,出過大官兒,那這事兒就容易得多了,每年總是會弄到一些樂捐的。
而這些錢,一來是用在村子里的學堂上,二來是準備在有災禍的時候可以救急,三來是用來撫養孤寡。雖然官府也有孤寡院,但還是號召地方上盡可能地自己解決問題。四來可以修修村子里的路啊,挖挖水井啊等等。
總的來說,現在的大唐,雖然還是有很多的窮人,還有很多的地方有人吃不上飯,窮得叮當響,但在大部方的地方,老百姓的日子,的確是一天比一天好過了起來,而官府的很多政策,也讓老百姓舒心。
就像這種每年給鄉里撥錢的事情,以前可是沒有聽說過的。只聽說老百姓必須要給官府繳納錢糧,還真沒有官府這個大貔貅往外吐錢反哺老百姓的事情。
別看官府給的這點錢不多,但在老百姓看來卻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這讓他們每年繳稅納賦的時候心里舒服多了。
這不是還有一些錢糧又還給我們了嗎?
官府這么通情達理,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沒事兒,別的事她不干,這件事兒她一定答應的。”村長卻是信誓旦旦,“她最恨吐蕃人了。”
村長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又接著道:“公里的錢也不多,今年還要準備著給村子里多修幾個池子,平素可以養養魚蝦鴨鵝啥的,碰到了今年這樣的壞運氣,還可以弄來澆地。我是村長,每年拿薪俸的,堂客當先生,縣里也發錢,我的日子,可比你們大家過得殷實多了,請大家吃一頓飯,還是沒問題的。你們要是覺得過意不去,到時候從家里提溜一點菜過來不就行了嗎?”
眾人都是笑了起來,這倒是實話,村子里的第一家一正三廂的大瓦房院子,可不就是村長家的嗎?出去當過兵的村長走南闖北,見識多,膽子大,賺錢的門路多著呢。
“到時候讓你堂給我們彈一首曲子唱支歌成不?”有人大膽地道。
“沒問題。”村長大包大攬:“吐蕃滅了,她必然是歡喜的。”
正說著話,耳邊卻傳來了馬蹄之聲,眾人循聲望去,卻看見了一隊隊的騎士出現在不遠處的大路之上,看到騎士的旗幟,村長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這不是左武衛的兄弟嗎?就是他們滅了吐蕃人呢,咋的報紙上才登出來,他們就回來了呢?”
“這還說用,肯定是報捷的啊!”大家也不顧太陽毒辣,從樹蔭之下涌了出來,跑到路邊,圍觀著越來越多的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