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要求是,因為礦業的特殊性,他們希望能招收武裝護衛。一來是管理到時候礦山以及礦廠的生產秩序,二來也是保護運輸途中的安全。”王明義道。
李澤沉吟了片刻,點了點頭:“礦山的確需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力量。這一點可以答應他們,但是,對于招收的武裝人員,需要有一定的限制。我們不是正在開始裁撤軍隊嗎?這些武裝護衛,只能從退役軍人之中招收,并且需要在當地官府備案,同時,要接受當地靖安軍的統一管理和指揮。但薪俸卻要他們自己承擔,只要能答應這一點,便可以同意他們的要求。”
“這些武裝人員的裝備,可以裝備刀槍,不能裝備盔甲,可以配備弓箭,不能裝備弩弓。”李澤接著道。
“明白了!”
“告訴這些商人們,眼光要放長遠一點,去了哪里,賺錢當然也是要賺的,但扶持本地百姓擺脫貧窮,能吃上飽飯,也是他們應盡的義務。地方穩定了,他們的錢也才能賺得更多,而幫助朝廷做到了這些,朝廷也不會薄待了他們,必然會有所回饋。”
“是,這些商人們都不是笨蛋,這一點他們還是想得明白的。”王明義連連點頭,“這些事情,等他們到了地方,地方官府肯定會與他們有進一步的交流的,不過陛下,還有一件事情!”
看著有些吞吞吐吐的王明義,李澤皺了一下眉頭:“還有什么事情是難以啟齒的嗎?”
“他們希望在開礦的初期,允許他們使用一些這個,這個非常規的人手。”
李澤看了一會王明義,一下子明白了過來王明義所說的是什么。
“這些人,現在在我們大唐有很多了嗎?”
“很多!”王明義道:“這些人基本集中在沿海各大通商港口區,既有倭國人,也有海外的夷人,這些人沒有身份,言語不通,通過各種手段到了我大唐之后,謀生實在困難,這也為當地官府滋生了不少的麻煩,而官府在對待這些人方面,也是比較嚴厲的。虞書欣常跑這些地方,對這個情況比較清楚。如果允許他們適當地雇傭一些這樣的人的話,對于降低成本,還是有幫助的。”
李澤輕叩著大案,這些事情,他只是有所耳聞,即便是內衛,也沒有把這些事情當成是多大的一件事,了不起就是一些治安事件罷了,根本就擺不到皇帝的案頭上來。
李澤頒布了唐人不得為奴的法令,但沒有唐人戶藉的卻不在此列,這其實又摧生了另外的一個大產業,即海外奴隸的販運。
對于李澤來講,這也是一個無可奈何的事情。市場有這個需求,你想一刀下去切割干凈,也是不可能的。
“這件事情,你一同上報給徐想吧,我的意見是,這些人如果在大唐居住滿五年以上,而且有正經的工作,那么五年之后,可以將其納入大唐戶藉當中。總得給人以希望,否則就會生出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