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縣令鄭端這一段時間忙得飛起。
發生在長安以及諸多大城市里的那些事情,與他相距甚是遙遠。雖然也從身在長安的過去的同窗那里,知道了近期發生的一系列的可以說是影響深遠的事情,但在他看來,這對于吉首,是一件好事。
過去這些財主,哪里肯到吉首這樣偏僻的地方來投資啊?現在呢,不但來了,而且還一來就是一大堆,這些日子,不停地有來自各個地方的財主們前來盼訪他,中心議題只有一個,他們要在吉首辦工坊,做實業。
搞藥材的,生產油脂的,準備來挖礦的,一撥又一撥,絡驛不絕。這些人將要在這里來投入大量的資金,自然要先搞清楚這里的狀況。
比方說可以利用的人力資源,當地的治安狀況,縣里有沒有什么優惠政策之類。
對于這樣的景況,鄭端當然是喜出望外。現在的大唐治下,各地以國民生產總值論英雄,誰能讓本地的經濟騰飛,讓老百姓富起來,那就是能吏,是干臣。原本鄭端對于自己能在這個方面出人頭地,是沒有什么想法的。
不管是哪個方面比,他所在的吉首都沒有什么優勢,便連匪患,現在都很難說完全肅清了。人丁稀缺,能弄到手的人丁,現在大都聚集在縣城周邊,靠著在地里刨食來度日,別說給朝廷貢獻稅賦了,就連官員的薪俸,都得靠上頭撥付,本地完全無法自濟。
鄭端唯一的指望,就是本地平平安安,不要出什么幺蛾子,那些流匪們不要找到什么空子,翻山越嶺又跑到吉首來生事,今兒這里死了一個人,明兒哪里被搶了,就心滿意足了。
但突然之間,好事兒就上門了。
一撥撥的財主們上門了,而且表達了肯定的投資意愿。當然,問題也還是很多,首先,便是交通的問題,這是地方政府必須要解決的。
人家來投資,生產出來了東西,是要運出去的,你總不能指望人來肩扛背馱吧?一條馳道是必須的。
對于這個問題,鄭端是拍了胸脯向財主們保證由他來解決的。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大唐的官員們的信譽還是很好的,在得到了鄭端的保證之后,財主們心滿意足地回去開始籌備一系列投資事宜了,而各家也在吉首派了專人,開始做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
鄭端則騎上了馬,開始四處奔波。
首先當然是要去找錢。沒有錢,啥也干不成。
湖南總督錢彪對于開發吉首,當然是舉雙手歡迎的,但是說到錢,卻是沒有。現在他正著力開始洞庭湖周邊地域,這些地方才是膏腴之地,湖南一地的經濟,就指望著這些地方呢,吉首,他實在是不敢抱太大的指望,至少短時間內是這樣。
鄭端幾乎是死皮癩臉地軟磨硬泡,這才弄到了區區十萬元。這點錢,塞牙縫兒都不夠。
就在鄭端幾乎要絕望的時候,財神爺自天而降,博通錢莊竟然主動找上門來了。
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