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這一年之中,收復了整個青藏,滅亡了吐蕃帝國。
但在這一年之中,他也遭遇到了湘潭株州之敗。
更讓他刻苦銘心的,是遍布了半個帝國的旱災澇災。
不論一個國家發展到了什么地步,在大自然無以倫比的威力面前,仍然顯得是那么渺小而不堪一擊。
而想要在這樣的自然災難面前,擁有一些自保的力量,那就必須要使得國家更加的富足,只有那樣,才會有更加充裕的佇備來應對災難。
當然,基礎工程的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
道路,水利這些設施還要不斷地加強。雖然這些年來,大唐從來沒有放松過這方面的建設,但在李澤看來,仍然不值一提。建設這些東西所需要的海量的資金仍然是攔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很難逾越的障礙。
一來一回,李澤算是完成了他這一次春耕的所有儀式,他微笑著走上了田埂。而早就候在一邊的徐想,笑容滿面的躍到了田里,現在,輪到他了。
不僅是徐想,今日,數大委員會的主席,作為整個大唐帝國的統治核心層,都要親自扶犁。
就在徐想剛剛犁了一半的時候,一陣急驟的馬蹄聲響了起來。
眾人愕然回望,只見不遠處的馳道之上,一名背插紅旗的信使正在向著這里接近,而數名宮廷侍衛已經迎了上去。
報捷的信使,也只有報捷的信使,才有可能騎著馬出現在皇帝的視野之中。
報捷,對于大唐的普通百姓來說,是一件已經司空見慣的事情。這兩年來,這種背插紅旗的報捷信使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不是因為打了敗仗,而是因為大唐的敵人已經越來越少了。除了南方的那幾個還在附隅頑抗之外,放眼天下,大唐竟然是找不到一個有份量的對手了。
“應當是湘西。”作為軍事委員會委員的李存忠,移步到了李澤跟前,小聲稟告道。“前一段時間,石壯行為軍事委員會,說是準備要解決湘西問題,看起來是有結果了。”
李澤點了點頭,如今,除了湘西那邊,其它的地方都還在對峙之中,并沒有暴發大規模的戰役,這個時候有捷報傳來,也就是湘西石壯了。那份折子李澤看過,只是沒有想到,這么快就有了結果。
軍事委員會對于下面兵團的具體作戰方案是不管的。相應來說,軍事委員會只是決定打不打,打哪里,至于怎么打,那是下面兵團自己需要解決的事情。
大紅的捷報被呈送到了李澤手中。
果然,是石壯與湖南行省總督錢彪的聯名報捷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