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方域可能怎么也沒有想到,回到長安之后,第一個來拜見自己的,竟然是如今在兵部掛了一個職務,一直被閑置起來的任曉年。
說起來任曉年的資歷,可不比候方域差上一星半點,而若要對比起雙方的家世,起于寒微,從一介小兵一路升上來的任曉年,經歷要更加的豐富一些。
對于這個人,候方域是十分嗟嘆的。
這個人,要武勇有武勇,要謀略也有謀略,一路走來,細數起戰功,比自己還要多得多。
此人唯一的缺點,就是功名利祿之心太重。
這或許跟他本來的出身有關。
他太想出人頭地了。
因為想出人頭地,他在當年秦詔出事之后,拋棄了左驍衛,投奔了那個時候正需要人手的李浩。對于這樣有著豐富領兵經驗的骨干將領,當時的李浩自然是歡迎之極的。
因為李浩的關系,任曉年調入到了右千牛衛。自此也與左驍衛當年的很多朋友反目。雖然不致于成仇,但也是不相往來了。
但讓任曉年沒有想到的是,他在右千牛衛的確是一路順順當當,青云直上,但他曾經最要好的朋友何塞,選擇了留在左驍衛,卻比他走得更為順當也更快。
當何塞當上左驍衛的大將軍的時候,任曉年的心態徹底失衡了。
要知道,任曉年不管是在能力還是在戰功之上,都比何塞要強上一籌,而在當時,有很多傳言是說任曉年要回到左驍衛擔任大將軍的。
其實也并不全是傳言。
任曉年,李敢,何塞,當年就是候選人之一。
他們都是年輕一代之中最為杰出的領軍人才,真要比起來,三個人之中,何塞是最不出彩的一個,與任曉年一樣,出身大頭兵,也沒有任何的強大背景。
誰也想不到,最終勝出的,居然是何塞。
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的心態失衡,讓任曉年在湘潭株州一戰中,做出了最為錯誤的選擇,被向真,劉信達,丁浩等人聯手算計,一萬多右千牛衛折戟沉沙。
如果不是石壯當機立斷,在沒有稟明長安的情況之下斷然出兵,那整個右千牛衛只怕都要遭殃,如果走到了這一步,南方的局勢就要折戟沉沙了。
犯下如此大錯的任曉年,按理說便是上軍事法庭,論罪斬首也不為過,但最終,因為很多政治上的因素,這件事被摁了下來。
任曉年被調回到兵部掛了一個職務,自此,無人問,無人管,成了一個苦巴巴地熬日子的過得有些生不如死的人。
“快扶任將軍起來!”躺在床上的候方域欠起身子,連連揮手,身邊的警衛趕緊走過去,把任曉年扶了起來。
“任將軍,何至于此啊!”候方域嘆道:“坐,給任將軍上茶。”
跪在床前,給候方域砰砰地叩了三個響頭的任曉年爬了起來,坐在候方域的床邊,垂首道:“多謝候兄殺了季志江,為我右千牛衛兄弟報了幾分仇了。只可惜如今任某雖然日思夜想,想要手刃了那些仇人,卻是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