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情真意切的話,說得耶律奇差點掉下淚來,當即便表示會率領族中最為精銳的一千健兒奔赴前線,去建功立業。
以前在張仲武治下的時候,耶律奇是不情愿多出兵的,因為每多出一名士兵,族中便多出一份負擔,出征的士兵所需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部族拿出來的。而這些青壯士兵走后,留下的老弱婦孺生活也就更為艱難。但在張仲武的高壓之下,他又每每不得不傾巢而出。
但到了李澤治下,卻是撥開云霧見青天。
他出兵一千,這一千人是能拿正式軍餉的,除了馬匹是他們自備之外,其它的如衣物,甲胄,全都由武威節鎮供給,糧草亦由地方提供,他們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奮勇作戰。
隨他一齊護衛李澤去長安的十名勇士,沒有了七個,他們戰死在了孟津渡。這一次他便攜帶了武威節鎮給這七名士兵的撫恤,每人一百貫的撫恤費用,現在正在他身后不遠處的馬車之上叮當作響呢。除去現錢的補償之外,武威節鎮對于戰死士兵其它的補助就更加地豐厚,戰死者的家人,將免除徭役,免除賦稅直到家中子女十六歲成年之后。家中如果有遺孀,只要不改嫁,便可以一直享受這樣的免除,如果家中有老人而且沒有兄弟的,也將一直免除。
這是以前耶律奇想也不敢想的。
在張仲武麾下,死了就是死了,啥也沒有。每到這個時候,便需要耶律奇這位族長自己掏腰包來撫恤族人。戰事頻繁,死傷眾多,也弄得耶律奇這位堂堂的族長,過得比起大唐這邊的一個普通的地主都還不如。
但以后,這些都有武威節鎮承擔了。
敢問有這樣的長官,耶律奇怎么能不為其奮勇而戰呢!怎么能不對其死心塌地呢!
“族長,來迎接我們的人到了。”一名護衛看著前方一支奔騰而來的兵馬,大聲地歡呼起來。
耶律奇勒馬而立,片刻之后,一支百余人的旗仗鮮明的隊伍便到了他們的跟前,看著這支隊伍,耶律奇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還是自己部族的騎兵嗎?
嶄新的袍服之下,罩著鮮高的胸甲,腰胯彎刀,背著長弓,一個個看起來面色紅潤,精神煥發,為首一人,正是鐵勒。
“族長,您終于回來了!”鐵勒策馬向前,在馬上以手撫胸,欠身為禮。
“鐵勒,這是?”他指著那些騎兵,問道。
“數天之前,滄州別駕押送了一批軍械物資抵達了博興,說是族長即將歸來,將率一千勇士出征,這些,便是給出征勇士們配備的軍械。”半年不見的鐵勒,穿著打扮看起來完全便是一個唐人了,也長胖了不少,笑咪咪地解釋道:“族中的好漢們可都是紅了眼睛,僧多粥少啊,鐵勒沒辦法,只好讓他們比武較技,勝者為先。整整三天功夫,才選出了一千勇士,就為了這,還天天有小頭人跑到我哪里去撞木鐘呢,說是他們出的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