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呢,字寫得好固然不錯,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多讀讀書,特別是史書,一定要多看看,多想想。現在也沒有一個好的老師教你,等以后安定下來了,父皇肯定會為你找一個好老師的,對了,你覺得薛侍郎如何?”皇后道。
“兒子一切都聽父皇母后的安排。”李恪道。
“你是大唐皇太子,也要學會自己拿主意呢!”皇后微笑著道:“不能人云亦云,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總得有自己的看法才好。”
“是。”
“這一點啊,你要多學學千牛衛大將軍李澤,我聽說,他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謀劃經商賺錢了,十歲出頭,便擁有了巨大的財富,十六七歲,便成為了北地的風云人物,如今不過二十歲,儼然已經成了北地之王了。”皇后看著窗外,悠悠地道。
“阿娘,您是在擔心大將軍嗎?”李恪輕聲問道。
“恪兒為什么會這么說?”
“大將軍來壺關已經快二十天了,卻還沒有見關還拜見父皇母后。”李恪道:“這本身就很不正常,是因為王老夫人的事情嗎?”
“大將軍身兼數職,現在又經歷喪母之痛,自然是事情繁雜,等到安排好了一切,他自然會進關來拜見你父皇的。”皇后輕言細語地道。
“可見父皇,難道不是頭等大事嗎?”李恪有些不解。
“那是以前。”皇后略有些惆悵:“現在能這個樣子,已經很不錯了。”
“阿娘,李大將軍是忠臣嗎?”
“你覺得呢?”
“兒子也很疑惑,說他不是忠臣吧,他這些年來,卻也一直對朝廷恭恭敬敬,在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還愿意接納我們,說他是忠臣吧,可現在他的舉動,卻又讓我很是疑惑,書上沒有寫過這樣的事情,我也不好去問別人。”
皇后笑了起來:“恪兒,書要細讀,你去仔細咀嚼其中的意味,有時候一句看起來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話,里頭卻是藏著無數風雷呢。奸臣抑或是忠臣,又豈是一件事情之上可以看得出來的。娘給你講一個前朝的事情吧。”
“好啊,恪兒最喜歡聽娘講故事了。”李恪歡呼雀躍。
“前朝之時,有一個被世人所厭惡的奸臣,在朝堂之上弄權,上逼皇帝,上脅群臣,可以說是目無君父到了極點,但他當政之時,國家卻太太平平的,他死之后,皇帝便抄了他的家,他的家中竟然只有銅錢百余貫而已。所住的房子,也是朝廷賜給他的。除此之外,竟然是身無余財。”
“啊?”
“還有一人,世所稱頌,都說他是忠臣,純臣,良臣,對上謙恭有禮,對下禮賢下士,君王放心,臣子擁戴,但在他執政期間,國家卻是烽煙四起,處處叛亂。而他退休致仕之時,往家鄉運財貨的馬車,足足有上千輛之多,運了一月有余。”
“怎么會是這樣?”李恪有些茫然了。
“所以恪兒,你說說看,如果是這樣的兩個臣子放在你的面前,你愿意選擇那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