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循!”不但李澤吃了一驚,便連章循自己,也是愕然。
“他自出仕一來,一直便在我身邊,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啊!”李澤道。
章循也是拱手道:“曹吏部太抬舉我了,下官可沒有這信心能將平盧治理好!”
曹信卻是沒有理會二人的反對,而是接著道:“李相,我認為沒有誰會比章循更合適的了。一來,他一直跟在李相的身邊,對于朝廷的政策,吃得透,理解深,去了哪里,能將朝廷的政策準確地推行下去。二來,章循家學淵源,章公的名聲,在平盧哪邊,那也是響當當的牌面,章循去,能夠極大地緩解當地士紳對于我們的心理上的抵觸。”
李澤心中一動,山東,那可是圣人的家鄉,而章回,則是儒道大拿,章循去哪里,的確可以有效地影響到這一些人。
“第二點,李相,現在在平盧,也就是接下來的山東府,可是駐扎了兩位大將軍。一位是咱們鎮州舊人,一位是新進驍勇,兩人只怕也有些不合拍,去的人也要有能耐能夠協調兩位大將軍之間的問題,試問,有誰比章循更合適的呢?他一直在您的身邊做事,他去了,不看僧面看佛面,二人也會給章循一些面子的,換了一個人去,就不見得有這樣的效果。”
“有道理!”李澤被說服了,柳成林是自己的大舅子,武勇蓋世,但這樣的人,同樣的,也是相當自負的。而尤勇,從父親那一代開始,便是李家的老臣子,資歷深厚,人脈極廣。事實上,兩人在山東府哪邊已經有些一些摩擦傳到了李澤的耳朵中,而兩衛軍隊在哪里,也時有摩擦,不時會有一些沖突。章循不但是章回的兒子,一直以來,更是充當著自己私人秘書的角色,他去哪里,不管是柳成林還是尤勇,都會給他面子。
“三來,至于說章循沒有治理地方的經驗,這可以通過其它的方法彌補。李相可以為他配備一套整齊的班子,從各地抽調一些治理地方經驗豐富的官員去助拳,具體的事情,這些人去做,而處理較高層面的事情,則由章循出面,自然便不會有什么問題了。”
聽到這里,李澤已經完全被說服了,轉頭看著章循:“怎么樣?有沒有信心去山東府走一遭?不要擔心,放膽去做,實在干不好,還回來我這里。”
有沒有信心先是兩說,但能從一個整天處理案牘的秘書成為一個治理地方的大員,章循又豈有不動心的道理?說是山府東,實則上就是原來的平盧節度使啊,雖然說兵權沒有了,但治理這樣一大塊地方,對于誰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于章循這樣的讀書人來說,是從小就立下的理念。
漲紅了臉,章循站了起來,拱手道:“下官愿意去,如果做不好,愿受責罰,哪里還有臉回李相這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