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作為剛剛卸任的兵部尚書,對于每一衛的花費其實是很清楚的。大唐每一衛的軍費,大體上是差不多的。士兵們的軍餉、裝備以及訓練費用,是由朝廷統一撥給,而他們的后勤補給,卻是駐扎所在地提供。而一州之力如果無法滿足軍隊所需的話,往往便需要數州之力聯合補給。
像右金吾衛,事實上便是由平州,莫州,瀛州三地一齊供給。
當然,這樣一來,各衛之間,便出現了差距。駐扎在富裕之地的部隊,當地能提供更好的待遇,而貧脊之州,自然就要差一些了。
右金吾衛剛來平州之時,也就勉強混一個肚兒圓兒,不會餓肚子罷了,這兩年隨著平州,莫州等地經濟大發展,待遇才真正的好了起來。
當然,在以前,為了彌補這些地方軍隊,免得這些邊州之地的軍隊有心理落差,兵部總是會有一些特別費用撥給他們的。而這些錢,恰恰就是由韓琦審批的。
因為李安民的緣故,右金吾衛倒是每年都能拿到其中最大的一份兒。
檢閱完了軍隊,各部領了犒賞,便引軍自回駐地。韓琦亦在薛沖,王溫舒,包慧等人的陪同之下,回到了為他準備好的安撫使衙門。
韓琦這一路行來,只不過帶了百余名衛士,其中一半是他的親兵,另一半,卻是內衛派出來的專門司職高官顯貴人身防護的衛士。對于偌大的安撫使衙門來說,不免就顯得人數太少,壓根兒就照應不過來。
于是薛沖又調了一哨右金吾衛士兵充當外圍防護,而王溫舒卻是為安撫使府準備了諸如廚娘等一些下人。
韓琦來得急,安撫使衙門里還是一片忙亂,大家伙兒都在忙著布置,便是連酒宴也是王溫舒吩咐外頭送進來的。
大家都有心事,當然沒有興趣在這個時候把酒言歡,草草填飽了肚子,便一起來到了書房議事。
薛沖等人都明白,韓琦此來,必然是帶來了李澤的最新指示。雖然他們這些邊州的人,早就已經為了應對遼軍的入侵而準備了自認為很妥當的方案,但朝廷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想法,卻不得而知了。
大戰之前,上下統一思想,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韓公來得快,好多家具什么的都還沒有置辦。”王溫舒笑道:“我已經讓人去準備了,不過安撫使府里的東西,自然不能馬虎,所以只能訂置,可能還要等上幾日才能送來,這幾天,韓公且將就一下吧。”
韓琦連連擺手:“不必,不必,這樣就挺好了,那些訂制的東西,還勞煩王知州退了,免得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