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決戰之地,曹煊選擇了長垣。
這了這一戰,曹煊集結了天平軍中直屬于他的精銳本部,徐充從關中帶來的兩萬精軍以及宣武留后朱熾所統率的一萬宣武軍,合計整整五萬兵馬。而這五萬兵馬,實實在在的都是梁軍的精萃。
可以說,此戰若敗,則梁軍在河南必然會遭到全面的潰敗,丟掉河南之地,便只是時間問題了。
雖然冒著極大的風險,但這也是梁軍不得已的選擇。
隨著天下反李澤的聯盟基本形成,梁軍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守住河南的情形之下保住元氣,等待東北張仲武,南方向訓等勢力對李澤形成牽制。
如果李澤真如某些人所謀劃的那樣意外死去,那么在天下大亂的基礎之上,梁軍也只有在保住河南的基礎之上,才有可能卷土重來。
否則,他們的覆滅,仍然是時間上的問題。
向訓在南方坐擁重兵,卻明顯地在坐山觀虎斗,此人現在把實力都放在整合南方資源之上,繼湖南觀察使宣布與向訓結盟之后,向訓的觸角再一次伸向了安南和黔州。
向訓的目標很明確,借著他與李澤在名義上都屬于大唐麾下,也借著他是未來國丈這一身份,坐視李澤攻擊大梁而趁借擴充其在南方的勢力。
如果李澤不死,則其在南方勢力大成亦有與李澤扳手腕的機會。如果李澤死了,北方大亂,那么這天下勢力之中,最強的一股,無疑就是他了。
所以現在大梁唯一可寄以希望的力量,就是東北的張仲武,如果張仲武在東北之地取得大勝,就將迫使李澤回援,大梁則可以得到喘息之機。
可不管怎么說,這一切的基礎之上,都是在保住河南之地。
未來的博弈,沒有實力,放屁都不香。
曹煊等人的意圖是如此的明顯,當柳成林發起進攻,勢如破竹的時候,唐軍便已經發現了曹煊等人意圖決戰的企圖。
對此,柳成林卻是不驚反喜,畢其功于一役,也正是他想要做的。如果梁軍分兵據守,一城一地的來攻打,反而讓他頭疼。現在梁軍放棄了大部分的地盤集中兵力于長垣一帶,想來一個一戰定勝負,正中柳成林下懷。
“我們不必如此冒險。”柳成林的決定,卻遭到了麾下中郎將李睿的反對。“我們只需要穩打穩扎,步步推進,與田平所部齊頭并進,便能占據戰略上的主動優勢。”
私下里找到柳成林的李睿,直截了當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