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曹煊率殘軍退入汴州城,李德進抵汴州城外。”
“八月初十,右驍衛經過三天休整,整編,集結一萬五千兵力進抵汴州城外。”
放下手中的右驍衛的軍報,陳文亮又拿起了另外一封軍報道:“這一份是右千牛衛的軍報,夫人于八月初十,攻陷了許州,忠武軍殘余力量,逃往了汴州城,如今夫人率部也正在向汴州抵近。”
李澤點了點頭,看向了廳內諸人,道:“長垣這一戰,會有不小的折損,這早在我們的意料之中,長垣之戰,事實之上便決定了河南之地的歸屬,偽梁必然要拼死一搏,從結果上來看,還是能接受的。稍后柳成林的詳細的軍報回來之后,相關部衙要立即對這一仗的戰死者,受傷者進行獎賞,撫恤,不得拖延。”
兵部李安民,戶部夏荷,禮部章回都是點了點頭。這些事情,與他們都是息息相關。
“等到柳成林部,柳如煙部,尤勇所部齊聚汴州之后,這一戰,基本上便沒有什么懸念了,接下來,我們要考慮的,便是洛陽了。”李澤道。
“李相,你也該準備出發了。”公孫長明微笑著道。
李澤點了點頭,笑道:“章公,這一次我率軍出擊,儀式之上,卻是不能馬虎了。這件事,便由你來操持,嗯,讓田令孜為副吧!”
章回道:“正該如此,登臺拜將,這一次咱們還是要勞動皇帝陛下辛苦一下子的。”
屋內頓時響起了會意的笑聲。
“我離開武邑之后,諸事便由各部會商,如遇有不決之事,則由李安民,章回,公孫長明三人議決。”
“遵命!”被點到的三人站了起來,躬身領命。
武威書院內,處處都是歡聲笑語。所有人都沖出了自己的寢室,在外面瘋狂慶祝著,這里的學子們,都知道這一戰意味著什么。
在一片的歡樂的氣氛之中,一幢獨立的小樓之內,卻是安靜得有些疹人。
李恪站在窗戶邊上,眉目緊鎖,而在他的身后,田令孜更是愁容滿面。
“陛下,大軍拿下汴州之地后,田平,石壯兩支大軍亦將同時向洛陽發起進攻,而李相,必然也要啟程了,到時候,肯定是要陛下登臺拜將的。”田令孜低聲道:“韓公的提議,您,還是認真地考慮一下吧!這,是最后的機會啊!”
李恪霍然轉身,看著田令孜,冷然道:“田卿,當初父皇的身邊重臣里,現在只剩下你一個還在了,你也要背朕而去嗎?”
“陛下,臣這是為您著想啊!”田令孜垂下了頭,有些不敢看李恪有些猙獰的面目。
“絕不!”李恪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就算李澤要殺了我,我也不會讓他名正言順。他可以作一個弒君的賊子,但絕不會得到我的禪位。如果他李澤不懼青史昭昭,那我李恪也不懼刀斧加身。”
田令孜長嘆一聲站了起來,躬身道:“臣,明白了。”
轉過身,有些踉蹌地離開了這里。
田令孜離開不久,一個學子模樣的人卻是閃身走了進來:“陛下,那邊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