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澤新建立的官僚體系之中作了多年一地刺史的裴矩很清楚,李澤不在乎這些人多有錢,只消你的錢來得光明正大,就像博興商社,那是以契丹人為主的財富集團,再比如興新的通達商社,是過去的一幫苦哈哈,再想一想,便如河東那幫過去與李澤為敵過的豪富之家,在被挖掉了盤踞地方的根腳之后,雖然還是聚斂起了巨大的財富,但李澤卻對他們不聞不味了。
因為現在的李澤治下,單純的以宗族為主體的財富世家已經不存在了。每一個財富集團內里,都充斥著不同的利益集合體。
就拿博興商社業說吧,雖然說是以契丹人為主體的,但像朝廷在內里也占著股份,還有一些其它地方的人,也擁有著一定的發言權。再比說河東柳家,在范家和司馬家倒臺之后,也總算是福至心靈,引入了鎮州翼州的一些勢力進入到了自己的生意之中,立時便發展壯大起來了。當然,付出的代價是,事情不再是柳家一家說了算了。
李澤在努力地讓每一個商業集團內部,也像治政一樣,成為各個勢力角逐的舞臺,讓各方勢力在內里爭斗然后求得一個平衡。
而律法,變成了最終的裁判。
刑部尚書淳于越這幾年來,每年都要推出好幾部新的律法來適應北地不斷變化的新形式。雖然問題還是不斷,但從總體上來說,一切都在欣欣向榮的發展。
簡而言之,李澤就是要打掉以土地為基礎的那些宗族勢力,讓這些人不再對以后的朝廷擁有多大的影響力。能夠讓朝廷的律法,深入到每一個犄角旮旯。
這些政策,在北方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的北方,宗族勢力已經七零八落了,皇權不下鄉早已經成為歷史。
但在河南,關中等地,舊有的一切,仍舊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想要完整地推行北地的律法,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總不能像丁儉當初在河中做的那些事情一樣,一步一步地逼得那些世家宗族最后無路可走,不得不鋌而走險,隨即被丁儉舉起了屠刀,殺得血流成河吧!
河中,終究是不能與長安,洛陽相比的。
想到這些,裴矩的腦殼不由有些隱隱發漲。
督政一方自然是好事,說起來現在的總督,除了不掌軍權之外,其它方面,與過去的節度使,還真沒有什么兩樣呢!
但巨大的權力,也相應地便要負有巨大的義務。過去的節度使,便是一方土皇帝,但現在的總督,上頭可是有著一個效率極高的朝廷,一個英明神武無法欺騙的李相。
這官兒,就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