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拆?”丁儉笑道。
“識相的,自然會給一點補償,不過也不多,這些年來,他們霸占了這條河,不知賺取了多少黑心錢?不識相的,嘿嘿……”屠虎沒有說下去,但二人卻也都是明白了。
“工部和將作監組成了一個聯合工作組,已經對長安周邊的所有河流進行了勘測,如何利用每條河流都是有預案的,能修多少廠坊也是有定數的。李相也說過,像這些,都是屬于國家資產,絕不能容私人隨意霸占!”屠虎道。
“所有的水力廠坊,都由朝廷親自來經營?”丁儉一怔。
“當然不是!”屠虎道:“有些產業,朝廷根本就沒有插手,比如水力紡織作坊這些。不過是在保證朝廷控制下的產業充分地利用水力之外,多余出來的那些位置,便會批給民間使用。”
“那又是一番龍爭虎斗啊!”丁儉笑道:“想來朝廷又可以借此賺到一大筆錢了。”
“的確如此。不說別的地方,便是我們眼前這條河流之上另外的三個被批準的大型水力工坊的位置,每一個一年的使用費用,便高大一萬銀元,而且每年會以一成的價格上浮。”屠虎道。
錢彪咋舌道:“如此一來,豈不是只有那些實力雄厚的大商家才能承擔得起如此的費用?小商家,都要被淘汰掉了。”
“這就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屠虎道:“只有大型的作坊,才能進行大規模地生產,而大規模的生產,就能降低生產成本,如此,便能獲取更高地利潤,而大規模地生產,他就需要招收更多的工人,又可以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二位總督,關中諸地,土地可是遠遠不夠用的。”
“可是我這一路行來,多見土地大片荒蕪!”錢彪反駁道。
屠虎微微一笑:“哪是以前,因為戰亂的原因,百姓流利失所,青壯死傷眾多,所以勞動力奇缺,或者就是因為戰爭而被迫逃散。現在不一樣了,戰爭,對于關中百姓來說,已經結束了,如今大批躲避戰亂的人,正在陸續返鄉,光是驪山之中,據內衛報告,便有超過十萬人在內里躲避戰火,現在正在想辦法讓這批人還鄉。更重要的是,一旦天下平穩了,人口就會猛增,這在北方,已經得到了驗證,北地人口,每年在以一成的速度遞增,李相都有些害怕如此的增長速度了。”
丁儉大笑:“以前是生了養不活,養不起,誰上李相把北地人弄得那樣富呢?唐人都信奉多子多福,現在有錢了,便可勁地生了羅!不過不要緊,咱們大唐的軍隊,不是正在開疆拓土嗎?家里不夠了,咱們便去外邊找!”
“丁總督,你的變化真大!”屠虎笑道:“我還記得你初到武邑的時候,可不是這樣說的。”
“我得跟上李相的步伐。”丁儉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否則我就會被時代所淘汰。李相寫的文章,發的書藉以及在邸報、大唐周報之上的發表的講話,我都是細細揣摸的。現在我覺得自己應當能跟上李相的思路了。”
錢彪道:“盡早地拿下南方,那邊還有足夠的土地。”
丁儉一笑道:“錢兄,你得好好地研究一下李相的國家論,民族論,我說得向外面去找,可不是指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