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中的游客們四處張望,只見噴水池處,人群突然往兩旁分開,讓出一條道來。
一個長相平平無奇,歌聲卻飽含激情的年輕人,戴著耳麥,邊走邊唱,朝著廣場中央緩步而來。
這人是?
“林宇!”
有人認出了他,并大聲喊了出來。
“哪個林宇?”
“還有哪個?華風的那個啊!”
……
“爺爺,他就是老把你唱哭的那個人。”
“小伙子長得挺精神,嗓子很好。”
……
“追夢的原唱來了!”
“這是在拍什么嗎?”
……
熙熙攘攘的游客們,有的在交頭接耳議論著,有的拿起手機拍照、錄像,有的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實際上,《追夢赤子心》這首歌隨著《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大火而廣為人知,傳唱度也越來越高,在場的游客許多都有聽過,有的甚至是聽過很多遍。
而在一些年輕人的解釋下,明白了這個叫快閃,亦稱之為“快閃影片”或“快閃行動”,可視為一種短暫的行為藝術,簡單地說就是許多人用網絡或其它方式,在一個指定的地點,在明確指定的時間,出人意料的同時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為,然后迅速離開。
這時候,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張開嘴唱道:“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
緊接著,童聲、男聲、女聲一句一句從四面八方傳入耳朵:“也許我手比較笨,但我愿不停探尋,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
情緒是會相互傳遞的,聲音聚集在一起會非常打動人心,游客們漸漸從吃瓜看戲中,跟著林宇的節奏唱了起來。
“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
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
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
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
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
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為了心中的美好
不妥協直到變老!”
林宇的聲音有一種力量,能改變心情,能制造情感,能夠將逝去的時光在胸腔奏響,無論是遙遠的,還是正在告別的,在每一個延宕的波紋中重塑。
兔子的大國夢……
赤子的驕傲……
祖國母親的生日……
……
這一刻,廣場上,有的人已經是熱淚盈眶,這么多人一起大合唱,感覺非常不一樣,正是因為在人群里,很多人才能肆意表達自己的情緒,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令人想哭的原因,不僅僅是彼此情緒的傳遞,而是那一句句歌詞里、那一個個音符中,多少也藏著難以言說的心事和故事。
姜戈為什么喜歡快閃這種形式,原因就在于此,一個人的感情也許容易被忽略,但是一群人的感情不會,大合唱氣勢磅礴,感情非常充沛,會產生極大的共鳴。
歌聲從廣場中央向四周擴散而去,悠遠綿長,越來越多的游客聞聲而來了。
所有的警察和保安,目光如炬,時刻注視著廣場上的一舉一動。
但游客們非常有秩序,給林宇讓出了足夠的空間,并沒有上前去圍堵。
而。
林宇的歌聲停止的同時,音樂變換,從激情變得柔緩了。
還有!
那,會是什么歌呢?那些花兒?奇跡再現?寂寞先生?
大家目不轉睛的看著林宇,等待他開口唱響又一首歌。
“你是遙遙的路
山野大霧里的燈
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
可是,出來的卻是一個女聲,且并非林宇在演唱。
是誰?
大家再度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