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這四首歌的出場順序并無講究,都是按照周凌薇的安排來的,所以,沒有壓軸和壓場一說。
但觀眾們可不這么想,最好的留在最后,是一個固定思維。
“來了,不出意外的話,顧瑤沒跑了。”
“上了三首,三個風格,給我聽呆了,壓場的不得原地爆炸?”
“不應該啊,要壓場,為什么不是唱功最好的秦詩玥呢?其他三人都是演員跨界來著。”
“你是看不起我大燕皇嗎?”
“上次快閃,顧瑤唱得蠻好聽的。”
“……”
……
這會都不是猜了,直接就非常篤定的是顧瑤。
也沒有意外,追光燈下,顧瑤步履輕盈,緩緩朝舞臺中央走來。
她今天的打扮就突出一個字“仙”,薄紗加小白裙的搭配契合度滿分,白紗設計讓小白裙充滿神圣感,宛如月宮上的仙子一般。
脫掉龍袍,她也溫柔似水,身上流露出一股古代女子所特有的溫柔沉靜感,盈盈一握的腰肢以及眉清目秀的臉龐,一樣會激發人滿滿的保護欲。
不過……
顧瑤飾演的江玉燕太深入人心,此刻霸屏的彈幕不是關妍思、秦詩玥的“女神”和“仙女”,而是“恭迎燕皇駕到”。
“粉絲們太可愛了。”
這著實給熒幕前的顧瑤整笑了,不過她對此頗為享受。
以前,哪有這樣的待遇,別說滿屏的彈幕了,就是演過的角色的名字都沒幾個人記得。
她很期待這首歌唱響時,觀眾們又會刷怎樣的彈幕,可是練了整整一周,把能做到的都做到了極致。
“光陰度若飛,又逢盈月時,語不盡人生幾度秋涼,
道不完悲喜兩重淚千行。”
這是姜戈抄給顧瑤的,作為登臺旁白。
“是不是我想的那首?”
“‘秋’和‘月’,應該是了。”
“豪放詞第一名作?”
“千古佳句?”
“這些人啊,打什么啞謎,不就想說蘇軾的《水調歌頭》。”
“……”
……
彈幕滾動間,只聽顧瑤說道:“大家好,我是經典傳唱人顧瑤,我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唱給你聽!”
這是由蘇軾的詞重新譜曲的一首歌,是鄧麗君經典名曲之一,后有很多人翻唱,其中王菲翻唱的版本傳播度、知名度最大。
鋼琴和大提琴配合的前奏,旋律優美,委婉動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顧瑤一開口,其聲線立刻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清冷空靈,但不過分冷寂,宛如月光。
要不是她面帶微笑,感覺仍舊是那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江玉燕。
好在不會出戲,能進得去歌曲中。
等到顧瑤唱到副歌部分時,情感和聲調提升,字字珠璣,總能找到與心聲產生共鳴的一句。
“轉寒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