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平對溶洞的環境,倒還是滿意。
正如張曉儒所說,這里冬暖夏涼,已經進入冬季,里面都不用烤火。
對他來的說,只要不吹風、不淋雨就夠了,況且里面還有條地下河,用水也很方便。
第二天,張達堯帶了幾個人,送來了兩百張硝好的狗皮和一批布料。
還有一些糧食、蔬菜、醬菜、食鹽、火柴、毛巾、牙膏等生活用品。
另外還有兩盞汽燈、四桶煤油、以及一個打氣桶。
汽燈在外形上和馬燈有些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不盡相同,所以在具體構造上也有一些差別。
汽燈在裝上煤油以后,需要向底座的油壺里打氣,以便產生一定的壓力,使煤油能從油壺上方的燈嘴處噴出。
汽燈沒有燈芯,它的燈頭就是套在燈嘴上的一個石棉做的紗罩。
汽燈的上部還有一個像草帽檐一樣的遮光罩,由于是汽化燃燒的原因,照射出來的燈光是白晃晃的,亮度非常高,一盞汽燈可以把周圍十幾米的范圍都照得通明
溶洞里什么都好,就是光線不足,白天只有洞口那一塊有光亮,里面需要點燈。
相比煤油燈,汽燈很先進。
郭青平問:“張曉儒呢?”
張達堯答:“以后他不會來了。”
郭青平急道:“他是不是把我賣了?等這些背心做完,我的事就做完了。而且,我只給淘沙村自衛團做軍服。”
張達堯安慰著說:“放心,沒人會賣你。當初你答應,只要是軍服就免費做,我們現在也給工錢,安心做就是。”
郭青平搖了搖頭:“那也不行。”
張達堯無奈地說:“晚上,會有一位李先生跟你談。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向他提。”
他不擅長做思想工作,這是李國新的專長。
李國新的態度很誠懇,晚上到溶洞后,看到郭青平還在做皮背心,走到旁邊陪他聊天。
李國新微笑著說:“郭師傅,我叫李國新,你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難和要求,都可以向我提。”
郭青平嘆息著說:“這次來淘沙村,上大當了。”
他現在終于明白了,當初在鎮上,就不能答應張曉儒做軍服。
還說什么,只要是做軍服就免費。
做了棉衣做單衣,做了單衣做襯衣,做了襯衣還要做皮背心。
李國新安慰著說:“你再給我們做一批軍服,到時候如果還想走,絕對不攔。”
郭青平眼睛一亮:“真的?”
李國新篤定地說:“當然。”
“張曉儒能答應?”
“你的事情,我可以作主。”
郭青平嘆息著說:“我知道了,張曉儒把我轉賣給你了。”
李國新笑了笑,沒再說話。
自衛團的軍服,用的是黃綠色,款式也是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