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行中把惡的意念行為戒掉,把不懂的事情了解到懂,把看不透的了解透,把真善美的正念正行的事情不斷的去重復做。
正念正行會出會現懺悔心,接近尋常心,從而產生感恩心。
其中的懺悔心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幾乎都有做錯的時候,難以達到十全十美。如果沒有內心的懺悔,不會在心中產生絲毫的快樂和幸福。而當做錯了事情后心中有了懺悔之意,所產生的清凈,會讓人心中有一種幸福和安樂感……
無論在哪里,制造作惡的念頭,行動,口舌,都會引起內心的憂悔不安,如古人所說的“內心負疚”、“良心不安”。這不但是罪過,更是一種障礙……
心中有了障礙進行排解,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是有效果的。
懺悔出罪,自然就消除了內心的障礙,使得一顆心能夠安定喜樂能夠處處順利。從而達到滅罪清凈自心的目的。
所以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安樂歸平常,平常歸清凈。
所遇如殺,偷盜貪酒食肉,宰殺禽獸。取歡作樂,不孝不敬父母。輕慢圣賢,毀謗善人,破人齋戒這些都是不可取的,都會影響修煉之心……
同樣濁念深重時也會表現在貪欲上:即貪心、貪色,貪腐,貪賭,貪名、貪利,貪財,貪權等。
貪讓我們產生了分別之心,進而產生了愛與憎,又因為貪愛的東西得不到,或者自己擁有的東西頓然失去,就生發了煩惱和嗔恨。
如此循環往復,就使得我們越來越愚癡無智。因此從根源上來說,減少貪欲就是減少內心的煩惱,做到知足才能常樂。
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追求物欲享受,在貪圖過分的物質、物欲的同時,必定會因意念而造罪孽。貪求永無止境而心內則疲憊不堪,我們不知道的是無所求方為真正快樂。
雖說無所求方為真正快樂,但限于目前的處境,我們還是要做出一些事情。那就是除魔衛道。雖然是違心所做,但是為了更多的人不再受到無辜的折磨和傷害,甚至無辜的死亡。
生命來之不易,更要珍惜擁有,能讓世人幸福和安樂。我們發出的心愿就是美好的,即便是制造了一些殺戮。也是為天地之間清除了危害極大的垃圾。減輕了天地之間的運行不暢,同樣會受到天地庇護。
皇朝的官員,業界精英都要清楚的知道。無端的生氣,發怒,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以及產生的憤恨、對違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都是不可取的,這一些意念都會歸于萬源……
一念起花開遍地江河湖海。一念滅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在起心動念中,產生利己的念頭就是一種罪行。產生利他的念頭這就是一種福運……
人生在世誰能無過?有了罪過就要學會懺悔改過自新。所謂“彌天大罪,一悔便消”,不論你有什么罪孽。只要你懺悔罪便沒有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正是:重大考驗旗幟明,大是大非立場定。善惡有別知對錯,除魔衛道是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