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吳有道一和陳真交上手,打發了性子,有點剎不住,下意識一招狂猿搬腿奔著陳真下盤就去了,其實這就有點超出推手的范疇了,這一招是戰場上的絞殺技,這搬腿的同時還會用肩膀撞擊下體,一旦中招,不死都得殘,所以平時是不能輕易使出的,可誰叫丫不是資深司機呢,新手嘛,出手是沒有輕重的。
這就是很多高手為什么說國術是殺人術不表演的原因所在,這也是后世華夏功夫沒落的根本原因。和平年代,俠以武犯禁啊!
就算你天賦出眾,悟性奇高,私下里自學有所得,請問誰能和你推手,這他喵出手就要命,其兇殘程度簡直匪夷所思。沒有推手這個提高的重要環節又怎么可能成為高手?
幸虧現在面對吳有道的是陳真,這也是陳真沒讓他一開始就和其他師兄弟推手的原因。要換其他師兄弟,不是吳有道失手致人傷殘甚至死亡,就是別人為了自保把他直接廢掉。
說時遲那時快,電光火石之間,陳真放低重心不退反進,后腳一蹬,一個弓步向前一突,這招有個名目喚作‘胡塞奔馬’方位一換,吳有道這殺招自然落空,現在不僅他殺招落空,陳真向前突進的前腿膝蓋猶如攻城錘撞擊在吳有道的肩部,這也是陳真稍微改了一下方向,同時也是留了不少力,換作實戰對敵就不是撞擊肩部而是頭部了,吳有道感到好像被飛奔的戰馬撞了一下直接就飛了出去。吳有道下意識使了個‘黑驢打滾’滾出丈外泄去了力道才站了起來。
‘師弟,你沒事吧?’陳真急忙過來問道。邊問還邊檢查吳有道肩膀有沒有骨折。‘五師兄,小弟沒事,不好意思啊,這一推手小弟啥都忘了,出手失了章法。’吳有道也不好意思道。
‘沒關系,習武之人血氣方剛,力達四稍剛開始時乃血勇之勇,出手就易失控傷人,這也是愚兄沒讓師弟你現在就和其他師兄弟們推手的原因。等你逐步適應之后應該就能慢慢控制。師弟天賦出眾,隨著功夫精進,這血勇之勇自會化為神勇之勇。那時自能收發由心。’陳真溫言道。
‘血勇之勇?神勇之勇?這里面有什么說法嗎?五師兄。’吳有道好奇問道。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脈勇之人,怒而面青;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陳真答道。沒等吳有道開口,陳真又道:‘單從拳術來講,這說的是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也是一個拳術由淺入深的過程,內家拳三層勁,明勁、暗勁、化勁分別對應道家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三層境界,內家拳講究明勁階段是轉回純陽,也就是返回到嬰兒剛出生的狀態。所謂六陽純全剛健之至。這個剛健,是指生命的健康程度,剛出生的嬰兒虎頭虎腦健健康康,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命在初始狀態體內純是陽氣,隨著年齡增長思欲漸重,則陰氣漸來襲陽,那么我們練拳就要從陰陽雜處的狀態,逐漸回到純陽,這個過程的終結,就是明勁。處于明勁狀態的人青春洋溢,流光溢彩,膽氣粗豪,無所畏懼。放在人堆里一眼就能看得見,此為骨勇,怒而面白,骨勇之勇若是從軍報國,沙場之上乃偏將驍騎之才。從生理上看,明勁易骨,此時練拳主要是出骨力。
明勁過后自然進入暗勁,也就是走向純陰。這個陰和后天思欲剝陽之陰不同。此時心理上走向收斂,人也逐漸變得平凡,好像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爭斗之心皆無,只是每日自修自煉而已。生理上則是易筋,此時練拳則出筋力。筋壯之人自是脈勇,脈勇之勇怒而面青,此等人若從軍報國,乃軍中上將之才,沙場之上擋者披靡,乃萬人敵也。
暗勁之后進入化勁,化勁之化,為變化隨心之意,此階段,不需要再練外形上的規矩,純以意練,是暗勁練法的一種深化,意到而力生,拳拳服膺,收發隨心;是所謂易髓之功夫,此時專務煉神還虛之理,周身空靈,外物、外力隨身感應,不特用眼耳察聞即可知之。此亦即內家拳所說由懂勁而至神明的階段。此階段據說功夫入腦,腦為人之神思中樞所在,功夫至此等境界自是氣滿神足,神足之人是為神勇。神勇之勇,怒而不變色,此等人乃無雙國士,可遇而不可求,如前秦之荊軻要離后漢之常山趙子龍,神勇之勇雖千萬人吾往矣!’
吳有道站一邊兒當時聽的是,眼神迷離,口干舌燥,臉色潮紅,呼吸急促……呃,不好意思哈,撲街作者君研究女頻整竄本了,呵呵。應該是心潮澎湃,悠然神往!估計這時候給丫一炸藥包能把小鬼子炮樓給點了。
過了好一會兒,丫一拍大腿,問道:‘呃,五師兄,那還有血勇之勇呢?’
陳真笑道:‘血勇之勇嘛,這個血勇之勇嘛,呵呵。’
丫現階段就是他五師兄說的血勇之勇,看他五師兄只是微笑不說,丫急得是抓耳撓腮,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五師兄,你就跟師弟說說吧!’吳有道這急得不行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