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陽地陰,男為陽女為陰,而少女正是未破體的純陰,在這大地之上,顯現出一位少女的形態地勢,這正是極陰之地,不僅是一種風水寶地,而且正合適他日下葬一代女皇武則天。
李淳風立直了身形,就面對著太陽,時值正午,太陽在正南,身影處那就是正北,定下了子午,再以碎石擺設成八卦,計算出了千年吉壤的具體位置。
為了留取記號,他便拔出頭上的發簪,在陰陽二魚相交處扎入土中,然后也趕回去回朝復命去了。
武則天聞聽二人的匯報之后,竟然有這種奇事,兩個人不約而同的都先后在一座山上選好了吉地。
但是,具體位置哪一個更有利于修建帝陵呢?武則天便派人前去復查,看一看兩個人所選的寶地,哪一個位置更好。
督造大臣來到那梁山之上,一陣找尋之后,因為銅錢上面有浮土,不容易找到,就先是搜尋那插在土中發簪。
終于找到了發簪,督造大臣想要拔下來,用更粗更顯眼的木樁替代,誰知道一拔起來的時候,卻發現原來李淳風所插的那根發簪,不偏不倚,正好就扎在袁天罡埋在土中的那枚銅錢的錢眼里。
督造大臣佩服不已,高手間的尋龍點穴功夫,那可真的是毫厘不差,而且還是英雄所見略同!
督造大臣都沒敢將銅錢取下來,就讓那銅錢串在發簪上,拿著這信物,喜出望外的回去復命。
如果是一處寶穴,一位高手說很佳,而另一位高手卻說是大兇,那么,這個地方就不是真的好風水。
因為雖然地理師父不相同,所用的風水術方法也不盡相同,可是寶地它就是寶地,不可能你看做是兇,而我卻能看做是吉。
武則天聞聽之后,十分震驚,天下竟然還有這種奇事?不過,隨后她便是大喜過望,兩位高人不約而同的找到同一個位置,那肯定就是最好的,這是天佑我大唐。
她下令立即開工,調集一切財力物力火速完成,又請兩位高人親臨指導。
那時候的大唐,是又有人又有錢,四海咸服,各國來朝,威望可稱做是全球的“南波灣”。
機器沒油它就不會轉,人不給工錢也搞不出來成績,錢使足了,各路人馬齊開動,不久就將乾陵修建安好,并且安葬好了唐高宗。
后來,公元705年,女皇武則天也于上陽宮駕崩,時年八十二歲,她立下遺囑,改稱自己為“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
秦漢之后,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中是夫妻“二圣”,兩位帝王合葬于一墓,這還是獨此一家的。
袁李二人不愧是堪輿大師,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應合了陰陽二魚,是一座完美的陰陽人形墓。
修建乾陵的時期,也是正值盛唐時期,陵墓中的陪葬的物品最少也有500噸!
唐高宗入殮時,陪葬財物達到了全國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武則天死后,又帶走了全國珍寶的三分之一,乾陵可以說是一座地下的寶庫。
袁李二人精通堪輿風水之術,他們知道一些通達風水的摸金校尉,也可能會找到地宮的所在,因此在地宮之內預先安設了很多機關埋伏,以便阻止有才無德之人對此的貪圖。
但是,如果后人根本就進不來,又豈不是枉費了一番心意,真本的《推背圖》豈不是沒有了重見天日之時?
也許是天緣巧合,有一日他們二人正在地宮設計之后,發愁苦悶的時候,恰逢五星連珠,有一道光明由地宮中穿透出來,李淳風當即就是一番推算,面容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他知道,若干年之后,還將會有一次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象產生,那時節正是與人類將要發生的大災禍相隔不甚遠。
于是,經過袁天罡一番精心布局,一道陰陽太極門就此產生了,他們將“唯火日之男和純陰之女方可打開”的秘密告知給一位老者,囑托他轉告給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