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伯父,您將親人視為最重要的事情,侄兒心中愧對大遼,愧對父親,一直在宋人土地上,未能對家族,族人們進過寸尺之功。”
“齊兒,不必自責,你父親將你與你妹妹安排在宋人那里,齊兒你居然做到了天下第一幫的幫助,而你妹妹耶律燕也成了紅梅山莊的女主人,現在你們擁有了這些實力,想我大遼復興在即。”
“侄兒定當為國家復興,盡心盡力付出,讓我們遼人免于被元帝欺凌與打壓。”
“齊兒有此志氣,真不愧我大遼好男兒,走吧,去看看你叔父去。”
兩人一路走,一路聊,耶律齊將從趁蒙古大軍進攻襄陽時,遼國軍隊則從后方偷襲,使蒙古大軍亂了陣腳,既要解襄陽之危,又能讓族人們從蒙古那里獲得利益,北遼皇帝聽了耶律齊的建議,自覺十分完美,贊賞了耶律齊對于用兵之道如此厲害,耶律齊受到皇伯父的夸獎,心中也是十分開心,這些年在治理丐幫,與岳父守衛襄陽中,學到了不少經驗,又從武穆遺書中學到了部分用兵之道,說出來頭頭是道。
耶律齊:“皇伯父,說實話,現在我岳父鎮守襄陽,我們兩國結下聯盟,共抗元帝忽必烈,使我們兩國族人免受欺凌。”
北遼皇帝:“齊兒,你岳父是當世大俠,俠名遠播四海,朕雖身處貧瘠之地,卻也聽聞郭靖郭大俠,幾十年抵抗元兵,是中原武林的領軍人物,咱們結盟,定要那元帝忽必烈的蒙古大軍吃些苦頭。”
耶律齊:“皇伯父雖身處貧瘠之地,侄兒初見皇伯父就知道皇伯父也是英明神武,叔父,阿原這些遼國子弟個個忠心為國,也是皇伯父之聲望所在。”
北遼皇帝聽了耶律齊這番話,似乎有什么心事,耶律齊見他神色異常,覺得自己好像那里說錯了話,便不再言語,北遼皇帝突然說道:“齊兒,北遼現在日益發展,這大部分的功勞應該是洪華皇弟的,皇弟內安族人,外御蒙古,對于不平要求,即使元帝震怒也絲毫不會妥協,你看,朕比洪華皇弟還年長幾歲,你再看看洪華皇弟卻比朕還蒼老了許多,這些年操心多了,朕每次見到他心中便十分難過。如今他又受了重傷,朕的心里很是不安。”
耶律齊:“皇伯父對待兄弟一片坦然之心,為皇室表率,作為皇室子弟,應當學***,待會兒就見到叔父了,叔父若是見到伯父如此憂心,定是十分感動。”
北遼皇帝:“齊兒,你可真會說話,待看過了你叔父,朕便封你為遼國大將軍,你的兵符可還在,是我讓阿原交給你的。”
耶律齊從懷中摸出兵符,遞給北遼皇帝,北遼皇帝拿著兵符看了一番,齊兒,這兵符原是贈予你父親的,你父親為了大義,不肯接受,如若接了,將皇室肅清,怎能有后來的喪身之禍。如今這兵符朕賜予你,愿你統帥我遼國兵馬,為國為民,做一番大事業,好令你爹爹九泉之下感到欣慰。說罷,將手中的兵符又交給耶律齊。
耶律齊接過兵符,心中感慨萬千,皇伯父初次見面,甚至再未見到自己的時候就放心的將兵符贈予自己,可見對自己的信任程度,可轉念一想,為何這兵符不直接給到叔父呢?叔父雄才偉略,治國有方,耶律齊在片刻間實在想不出是什么原因,拜謝過北遼皇帝后,將兵符重新收好,放在懷中,這兵符接在手里,就意味著不管是北遼軍隊,西遼殘余軍隊,或者是遼國舊部軍隊都聽自己調遣,耶律齊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不過有了這兵符,心中的信念,對抗蒙古大軍的自信心,已然在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