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的時辰到了,皇帝穿好了衣冠在內侍的陪同下來到了大殿,群臣已在大典等候多時,見到皇帝,眾臣行跪拜之禮,禮畢開始議事。
皇帝:“諸位大臣,將軍,朕今日宣布禪位一事,由耶律宏基的兒子耶律齊即位,朕年事已高,國家大事已不堪重負,遂將這份重擔交付與耶律齊,望諸位盡心輔佐,使北遼復興,不再受蒙古人的欺侮。”
眾臣紛紛再次跪拜,有些老臣眼淚都流了出來,都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天的局面,阿爾善與耶律洪華兩派都太過強勢,但看到皇帝依舊安全,那些老臣心里少許安慰……
皇帝:“諸位不必感傷,朕此舉也是為了北遼,蒙古人常年欺壓我們,壓榨我們的子民,朕亦感痛心,奈何無力,齊公子在南朝是一幫首領,又有武穆遺書中的韜略在心,后面對抗蒙古,復興北遼,指日可待。”說罷令睿博王耶律晨宣旨。
睿博王剛要開口宣旨,耶律洪華突然開口了:“陛下,禪位之事稍等,臣弟有要事稟告。”
睿博王:“皇兄,你這是什么意思?待臣弟將旨意宣完,你在稟告可好。”
“睿博王,若是等你宣布了旨意,這事兒就不好辦了?”
睿博王望著皇帝,皇帝示意讓耶律洪華先把事情說出來。
皇帝:“洪王,你說吧,朕與諸位大臣都聽著。”
耶律洪華目光掃了一圈,恰好落在阿爾善的臉上,阿爾善似笑非笑,耶律洪華心想,再等片刻,你這張得意的臉就消失了,哈哈哈……
耶律洪華:“陛下,臣弟要揭發阿爾善的真面目。”
阿爾善:“洪王爺,你幾個意思?”
耶律洪華怒道:“阿爾善大人,身為臣子,卻暗地里行悖逆之事,在我去南朝尋找同盟,順便刺探蒙古人的動向的時候,阿爾善大人,就是你?將宮中侍衛全部換成了自己的親信,本王請問阿爾善大人,你是何居心?”
阿爾善:“洪王爺,您這話說的,沒換之前是誰的親信,是你洪王爺的,你又作何解釋?”
耶律洪華:“你……你……”
皇帝:“洪王,阿爾善你們二人都是朕最貼心的人,不管是誰的親信,始終也是為了朕的安全,這點小事就不要計較了。”
皇帝的話耶律洪華根本沒聽進去,走向阿爾善質問道:“阿爾善,你的擎云軍日夜操練,還對子民發布招募令,你是何居心?”
阿爾善:“臣為北遼武將,操練兵勇,發布招募令,為的是皇上的安危,北遼的安危,再者是防范有些居心叵測之人。”說罷瞪了耶律洪華一眼。
耶律洪華:“阿爾善將軍,你可真是能言善辯啊?你說誰是居心叵測之人?”
耶律晨道:“皇兄,阿爾善大人,皇上都說了不要再說了,你二人難道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么?”
耶律洪華聽到睿博王耶律晨的話,才意會到剛才舉動在眾目睽睽之下卻是失了禮法,連忙跪下:“陛下,臣弟一時氣憤,失了禮法,請皇上恕罪!”
阿爾善也跪下說道:“皇上,臣也有罪,不該與洪王爭論,請皇上恕罪。”
北遼皇帝讓二人起身,這事兒也就不再追究,讓耶律晨接著將禪位之事在于眾臣說清楚。
阿爾善未等耶律晨開口便說道:“皇上,您禪位之事,能否容后再議,臣有重要事情,需當著眾人之面說出。”
耶律洪華心想這阿爾善又有什么詭計,跟著說道:“臣弟也有事需要說出來,好讓皇上與諸位大臣議議。”
北遼皇帝示意耶律晨,同意讓他二人先將事情說出來。
阿爾善:“臣彈劾洪王有不臣之心,掣翎軍是北遼軍隊,卻被洪王把持,還屢屢與擎云軍發生爭執,洪王還逼迫皇上您禪位,臣心中十分痛心,皇上,臣希望皇上把事實說出來。”
阿爾善此言一出,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皇帝也深感錯愕,本來是密謀好了一切要揭發阿爾善的,這阿爾善倒也精明,先把洪王的企圖揭發了,皇帝看看耶律齊,耶律晨,三人目光相對,三人雖在一起共事不久,但此刻卻都知道彼此的想法。
耶律洪華氣不打一處來,立即反駁阿爾善,兩人爭論不休,竟全然不將皇帝與群臣放在眼里。
阿爾善:“齊公子是你洪王從南朝那邊帶來的,你脅迫皇上禪位,扶持齊公子坐上皇位,而你洪王爺則掌握實權,如此不臣之心,其罪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