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時,三名衣著暗沉甲胄的中年男子,一個個便都圍在了這張羊皮地勢圖旁,也不坐椅子,就這么站著,眼角直勾勾地盯著地勢圖,是一動也不動,就跟三根兒木頭一樣。
“那么依陳老的意思,眼下我們還必須要抽出兵力,將其駐扎于獐子山一帶嗎?”
只見那名年紀看上去最小的將士,是皺著個眉頭,極為不解地嘀咕著,也不知他的這句話究竟是說給誰聽的。
不過有一說一,雖說這名將士看上去其年歲是三個人當中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最小的,可是從他那滿是皺紋的臉龐與松松垮垮的眼角來看,其最為真實年齡,恐怕也不小呢,就這個面相,怕是沒有四十五,也得有個四十多才是。
至于其余的兩名,那年歲也就更大一些了。
“小王,明都給咱們的指示你可是知道的,是讓咱們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將夏志杰的集團軍給拖在鐵山關,為楊老將軍的援軍提供更多的時間...”
只見年齡最大的那名將軍,是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那位王姓將軍,這才娓娓道來。
“陳老,眼下的分兵,依在下來看,當真不是個良計,畢竟此時對于咱們來講,當真危機重重,稍有不慎,這樣的危機就能夠讓我們萬劫不復,畢竟此時擺在咱們面前的真正困難,乃是敵我雙方那近乎是天地之差的兵力差距,他夏志杰有多少兵?五十余萬之數,單就我知道的兵團,其手中就有足足八個之多,可以說每一個兵團,其兵力人數都要遠超于咱們,可是陳老,你再看看咱們,咱們現在手頭上能有多少人?”
然而,這位王姓將軍貌似對方才陳老將軍的話不是那般的認可,只見他極為不解地直視著自己的這位頂頭上司,是將自己心里的那份疑惑給開誠布公地講了出來:
“即便算上那些新征入伍的預備隊,此時駐扎于咱們鐵山關的將士,人頭數也不過兩萬多罷了,這是個什么概念啊陳老,兩萬人去對壘五十萬人?這不就是等于讓咱們白白送死嗎?”
越說,這名王姓將軍的情緒越是不穩定起來。
“而您又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讓我再抽出兩個營的兵力去調往獐子山以作守備之用,對于您這樣的部署個安排,我是當真難以理解...”
可以說,對于陳老將軍的戰術部署,這位王姓將軍確實是很為不解,要不然他這會兒的情緒,也不會如此之焦急的。
“是啊陳老,王剛方才說的那些,也正是我心里一直想說的話,你看啊,雖說眼下的時局,是讓敵我雙方并未正式開戰,可是咱們心里都很明白,這場戰爭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是跑不了的了,而且依我看吶,眼下的和平并不會持續太久的,如果讓我再大膽推測一下,我估計在秋收之后,他夏志杰便會率兵開始正面進攻我龍寰之地了,而到了那個時候,就真就到了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了...”
這不,這邊王剛將軍的話剛一講完,另一名年齡局中的老將軍,便拾起這個話頭兒,是繼續講道:
“而且現在對于咱們來講,距離這秋收怕是也沒幾天的工夫了,咱們就更不能讓手中的兵力再為之四散開來,所以在我看來,咱們不僅不能再為之分兵,反倒是要將手中的可用之兵,是全部地重新規整回鐵山關隘,然后借由此處的地勢,再尋求新的破敵之策,如若不然,一旦秋收之后這戰事一起,對于咱們來講,就再無重新合兵之可能了,因為我相信,一旦時局到了那個時候,夏志杰一定會一鼓作氣拿下鐵山關,是不給予我們任何的喘息機會的...”
當這個話題是愈發變得壓抑...
除了陳老將軍之外,其余二人的表情,是相當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