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翩月的基礎上,再加上乾坤一劍呢?
要知道,翩月這招,乃是再舞決的第三劍了,而再舞決本就是一套爆發力十足的招數,在此招下,阿提亞·依緹孜赫有信心是將這股極致的寒冷給爆發出來,而若在這個時候,在讓其本就多變的東煌劍介入呢?
畢竟東煌劍法真正能夠在這偌大的江湖里站穩腳跟,并不是憑借著此劍法的霸道和剛猛,其實在更多的時候,靈劍宗的人都是以多變而出圈兒,人亦此,劍亦此。
所以不管是東煌劍狂尉遲妄,還是天極雙劍尉遲絕,亦或者是東煌劍尉遲無情,他們三個人所施展出來的東煌劍法,其風格都是以多變而聞名于天下的。
譬如:
東煌劍法的第一劍,為劍出東方。
眾所周知,劍出東方乃是當年的尉遲東方所創下的東煌劍法的起手式,這招宗旨便是快,出劍快,收劍更快,劍氣如芒,氣勢如虹,劍尖如初陽,其寓意便為破邪立新一說。
所以此招一般為試探招式,可若將此招練至極致,也可做的一劍無血顱點地,劍出無聲殘葉飛的超能境界。
不過既然是起手式,那么其所能造成的殺傷力,其實也是極為有限的,畢竟是一招試探性的劍招,也不能太過于指望就只憑借這一招便能制敵的。
第二劍,為一舞耀陽。
至于一舞耀陽,此招乃東煌劍法的第二式,也是靈劍宗為數不多的范圍性殺招,畢竟劍本身的套路和招法也多以點刺為住,只有極少數的招數,會是以劈砍或是其它的那類大開大合的動作為主。
而這招一舞耀陽,卻是以橫劈為主,而之所以會在東煌劍法里出現這樣的一記招數,全是因為,當年的尉遲東方在創作之靈感的時候,是發現,劍法的威力遠不及刀法及棍法,因為后兩者都可以在大開大合間傷敵無數,可劍法卻只可讓其套路停留在刺、挑、劈、割、擲等簡單地路數上。
所以這也為何會說,刀乃百兵之王,棍乃近戰之翹楚的原因了。
再沒有大范圍的傷敵能力面前,使劍之人就必須另尋他處,放才能在對戰之余,是力求一勝。
不過好在劍也有劍的妙處,輕巧、隱秘、更易控制等特點,均讓武林習劍的人與之習得另外兩柄兵器的人是在人數上不相上下的。
故在某機緣巧合下,尉遲東方研究發現,將內力集中于劍尖,將劍氣隨之依靠慣性甩出,也能造成不小的殺傷力,如若再通過不規則的行動,則剛好能將劍法在范圍威力上提升很多空間。
這也就逐漸地演變出來了這招一舞耀陽。
第三劍,為乾坤一劍。
何為乾坤?
故所周知,在卦象一說中,便有乾卦與坤卦此二卦象。
乾,為天也,為陽也,為父也!
坤,為地也,為陰也,為母也!
此二卦,均剛健中正,廣袤無垠,又無窮無盡,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深玄奧,是極為復雜之精妙也。
固有乾坤指天地,指日月,指陰陽,指家國江山,指父母長輩一說。
而尉遲東方將這東煌劍法的第三式命名為乾坤一劍,便已然能夠揣摩得出,他當初的那份小心思了。
極為掌控乾坤之者,必有窺破時局之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