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聞言放輕了力度,拔出鋤頭一點一點的清理開泥土,只見一個拳頭大小的番薯斷成兩節躺在泥土里。
“果然是這個!”裴玉用手刨出番薯,開心的像個孩子。
“娘,這是什么?”宋明理見母親這么開心,卻認不出這東西。
宋明珠眨巴著眼睛蹲在一旁也十分好奇。
“這是番薯,你們沒見過?”裴玉反問了之后才發現原主的記憶中好像是沒有番薯的,原主根本沒有吃過番薯。
兄妹倆整齊的搖頭,這下裴玉確認,這玩意真的沒人吃過啊。
“現在你們知道了,這是可以吃的,我們快挖一挖,底下應該還有不少。”說著裴玉拿出自己的小鋤頭小心的挖起土來,兄妹倆見狀也開始干活不再多問。
娘說能吃的就一定是能吃的,娘知道的東西肯定是要比他們多的。
不一會娘仨就原地挖了個土坑,裴玉扒拉一下,番薯不多,十來個,大都兩指大小,五個三指寬的,最大的竟然是被宋明理一鋤頭弄斷的那個,有三指多。
裴玉也不嫌棄泥土,用手扒拉的差不多了,就通通往竹筐里裝,還不忘把地上的番薯藤也撿走,正好掩蓋住番薯,原主記憶里蕃薯藤是有人采來吃的,但很少。
年輕人基本沒見過,只有老一輩的有人認識,亂世時候為了活命,別說是大魚山深處,就是后山嶺也有人不要命的往里尋食,這蕃薯藤也被人當野菜挖了吃過。
不過番薯藤津液會讓沒吃過的人覺得有毒,所以后面日子好過了點,就是有人遇到也不會采,何況蕃薯藤本就少見,采到的人都是在后山嶺遇到的,村民現在也都不敢往后山嶺靠近,所以也就漸漸沒人見過了。
如今的日子能好好種地,誰也不會去深山碰運氣,就是采野菜也多不會越過大魚山山頂,這蕃薯藤也就沒人見過了。
將泥土兩腳填了回去,裴玉拉著兄妹兩愉快的下山回家了。
“娘,你們回來了,中午吃什么呀?”吳氏一見到婆婆回來了,立馬開心的上前道,她可等著婆婆回來,再煮一頓白米粥呢,白米粥可比雜糧粥好喝的多了。
“你把野菜洗一洗,老二媳婦跟我去拿米。”裴玉想了想先把野菜拿了出來,交代完吳氏,就領著王氏進里屋拿糧食。
堂屋一面的大屋是專門放置米面糧食的,門上都有鎖,鑰匙是裴玉這個掌家人拿著,她不回來開門,兩個媳婦也做不了飯。
“記得淘米要淘兩遍。”裴玉量出半竹筒的白米和半筒粗糧,叮囑著王氏。
會這么叮囑,主要是裴玉前而親眼見著王氏和吳氏粗糙的作風,洗米就洗一遍,洗菜兩遍,干不干凈都不管,真的是……想想就難以下咽。
裴玉知道一下子讓她們改過來也難,只好先從米開始,家里沒有水井,用水都要去村里的共用井打,確實是不方便,兩個兒媳婦為了節約用水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之前原主也是這樣粗糙的,但裴玉沒辦法延續這種粗糙。
王氏看著白花花的半筒大白米已經有點恍惚了,下意識的點頭應了聲就往廚房走。
“又有白米?!”看到王氏捧著白米回來,吳氏頓時驚出了聲,雖然她心里期盼著白米粥,可真的看到大白米還是吃驚的很。
娘耶!婆婆怎么開始敗家了?!家里的大白米不都是等著賣錢的嗎?這金貴東西也就逢年過節才能吃上啊!再說四弟還在念書,每年給先生交的束修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