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宋恒帶著三個兒子去地里了,裴玉惦記著挖來的番薯,忙不迭的將半筐番薯和蕃薯藤倒了出來。
“娘,這是什么,怎么都是土?”吳氏洗完碗,看到婆婆坐在院子里搓土,不由好奇的上前。
裴玉搓著土,頭也不抬:“去打盆水來。”
“唉!”吳氏得了指令也不敢再問,麻溜的端了盆水來。
“坐著,把這些洗干凈了。”裴玉把番薯丟進盆里,指著一旁的小板凳道。
吳氏笑瞇瞇的坐下,心想婆婆還是疼她的:“娘,我一定洗的干干凈凈。”
“嗯,老二家的過來把藤上的嫩葉子摘下來,留著晚上吃,藤枝別弄壞了。”裴玉看著默默走來站在一旁的王氏發出了指令,這兒媳婦就是屬驢的,打一下才動一下。
王氏也不吭聲,點了頭就蹲在地上麻利的處理起來。
吳氏抬頭看了一眼,見是野菜藤也就收了目光,她比較好奇自個手里的東西。
蕃薯藤在這地界就是野菜的一種,老百姓在深山遇到的時候會摘了嫩葉回家和粥一起煮一煮,或是煮了當菜吃,但食用的不多,野生的番薯很少見,大多在危險的深山里。
裴玉交代完事情就去看小閨女了,卻不想小閨女根本不在家里。
吳氏見婆婆在家里轉了一圈就知道這是在找小姑,吳氏張了張嘴,卻沒有說什么,臉上神色猶豫,王氏也注意到了婆婆的舉動,看到大嫂的神色,眼神微閃,頭低的更下去了。
裴玉沒找著孩子也沒多想,原主的記憶中小閨女是個活潑的,經常去找村里的孩子玩,不在家里是常事。
半下午的時候宋明珠回來了,小臉紅彤彤的,顯然是去瘋玩了一圈。
雖說宋明珠跟著父兄也認了字,可到底是姑娘家又年紀小,沒有人強迫她學多少知識,只是愿意學便教一點,大多時候還是任由孩子去玩,所以宋明珠其實和村里其他小姑娘并沒有太大不同。
晚飯裴玉依舊當著指揮官,再次拿到大白米的王氏已經相當淡定了,原就是不吭聲的人,這會子抱著米筒就走,連驚訝都沒了。
吳氏瞅到了,心里只有開心,頓頓能吃大白米,她有什么不開心的。
吳氏和宋老大不同,雖然是長媳,可對宋家的印象依舊是村里人說的殷實好人家,一心只覺得宋家家底厚,吃白米不會吃窮了宋家,之前吃不了那是因為要供小叔念書不是。
王氏想的倒是簡單些,但也和吳氏差不離,心里感嘆自己有福氣,嫁了好婆家。
王氏淘好米下鍋開始煮粥,裴玉也削好了番薯,剁碎了丟進鍋里,準備做個番薯粥,這一株野生的番薯,結的不多,個也小,除了大個的留下了,小的全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