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看著幾個便宜兒子,臉色嚴肅的很,她可不會慣著大男子主義,該分擔的夫妻責任一分也不能少。
“是,娘!”宋老大幾個乖乖應著,在家里娘說的話就是圣旨,必須要聽。
就是幫著做家里的活而已,不算什么大事,以前他們也經常幫娘做家里的活,都是做習慣的活計。
看兒子們接受良好,臉上也沒有不悅,裴玉滿意的點點頭。
原主粗糙教育也有粗糙的好,這幾個小子沒少給原主支使著干家務,所以沒什么抵觸心理。
至于不在場的宋明智,裴玉表示無所謂,老兒子才九歲,娶媳婦起碼得十年后。
三日后。
“娘,家里的糧食過兩日就可以收了,您看今年還是照往年那樣嗎?”宋老大擦著額頭的汗水,看著裴玉問道。
裴玉想了想原主記憶里的秋收,琢磨了一下道:“今年村里糟了匪,族里不少人都不好過,咱們也不能太打眼,這秋忙明福兄弟倆就不用來了。
你去和你大舅說一聲,今年咱家秋收要多忙活幾日,他們那邊要是時間對不上就不用來幫忙了,我們再雇人。”
雖然前面說了不請人,可要是娘家那邊真對不上時間,還是要請人的。
宋老大原本也是這么想的,“哎,娘,我吃了午飯就去外祖家,舅們今年秋收的時間估計比咱家晚,春耕的時候就晚了日頭,明福那,我先去只會一聲。”
說到最后宋老大不由微微嘆氣,家里糧食都沒了,哪怕知道那兩兄弟日子不好過,他也不敢說繼續雇他們做活的話。
他們家日子也不好過呀!
裴玉當作沒發現,點頭應了,老大有分寸,這些事情處理的了。
明福兄弟是早前宋家歸族后就幫著宋家打理田地的族人之一,畢竟宋家父子三人都是讀書人,哪里種過地,自然只能雇人了,最初是雇了兩家人的。
不過后來裴玉嫁了進來,裴家兄弟多,裴父知道宋家的情況,每回農忙都帶著裴家兄弟來幫忙。
這一來就不需要雇傭太多人了,因此只留了明福家。
倒不是他家種地種的更好,而是他家男丁少,給宋家種地的就父子兩人,也就是明福的爺和爹。
現在這份工作是由明福兄弟倆接手,之前田地都是他們幫著老大老二伺候。
裴玉也知道宋明孝的顧慮。這兄弟倆不容易,爺爺過世后,他們爹摔斷了腿,家里田地又少,日子確實不好過,不然也不會來宋家做活,就為了兩袋糧食。
是的,宋家秋忙給他們的報酬,就是秋收后打谷下來的兩大袋沒脫殼的糧食。
平日里的活計給的的報酬也都是粗糧,按天算,數量不多,宋家就有農事的時候才叫他們。
這個時代,人力不值錢,有時候年景不好,幾袋糧食就能換一個大閨女,宋家給的報酬算公道的。
宋老大和裴家說好收糧的日子后,就安心在家里準備秋收了。
明福兄弟倆也沒有多說什么,村里糟了匪,宋家更是被大火燒了干凈,今年秋收不雇他們做活也正常。
這件事他們心里也早有準備,如今得了準信也不過苦笑一番罷了。
不過幾日宋家的秋收開始了,裴家子侄們浩浩蕩蕩的進村,要是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來打架尋仇的。
下溪村的人見了幾十年早習慣了,不少人心里還是忍不住羨慕,宋恒可真是得了個好岳家!
宋家田地多,可年景不好,今年雨水不足糧食長的不大好,產量不足往年七成,就這樣也足足收了六日才快完。
這也是農具不發達的原因,大多是靠人力,要不是有裴家的老牛拉車,恐怕還要再慢兩天。
這幾日裴玉是天天讓王氏去買肉,生怕裴家人吃不好。
她可不是真的原主,讓裴家人白干活,心里不安啊!等大佬考上舉人了,她一定好好補償裴家!
“哎呦,今兒怎么是裴大小姐來買肉?不使喚你兩兒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