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子們也分批來見人,都是見完人就回去干活了。一大家子人,這頓中午飯至少擺兩桌,可不是輕松的事情,殺雞殺魚的可得費時間,別看媳婦多,也要準備一早上的。
喝了半杯茶,堂屋里就剩下長輩幾個在了,小輩就裴齊心在一旁伺候著了。真就是伺候,端茶添水,剝橘子啥的全包了。
吳氏見了人,把包袱交給婆婆就退下了,她是兒媳婦,就算來做客,也要去幫把手,不能失了禮數。當然,裴家人也只會讓她做輕松活,主要是去和媳婦子們聊天聯絡感情的。
裴劉氏笑瞇瞇吃著大孫子剝的橘子,覺得特別甜,“玉兒啊,宗哥兒在家里誰帶著呢?你也是的,也不把孩子帶來給娘親乎親乎,都好久沒看到小乖寶了。”
裴成聽到這話,眸子看向裴玉,也忍不住有幾分責怪,他也想小乖寶啊!
裴修源幾個也是直呼想看小宗哥,特別是老二裴修治、老四裴修溫和老五裴修澤,這三當初沒空去吃酒席,到現在都沒見過孩子,全在家里人嘴里聽說的,是真想見的。
裴玉見狀無奈的笑道:“都別急,老大去接了,如今這小子可鬧騰了,一會準保您頭疼。對了,爹娘,我們打算正月給老二老三辦婚禮,婚書都辦好了。”
今兒不僅是送年禮還送婚帖呢,裴玉轉移話題成功。大家伙果然都把注意力放在老二老三的婚禮上了。
宋恒默默的掏出懷里放好的請帖,這請帖都是老大寫的,字不錯,越發穩重了,長子這字墨天賦是真不錯,可以著重培養。
裴成接過女婿遞過來的喜帖,張開看了看,笑道:“這字跡是明孝的吧?不錯不錯,寫的好,這筆鋒越來越大氣了。”
裴成雖然是個武夫,但欣賞能力還是有的,裴家先前的家底不錯,裴成幼年練武的時候是讀過幾年書的,識文斷字不在話下。
因此裴家兄妹幾個都識字,也能寫,就是字跡不好,都沒有讀書的天賦。
裴成自個識字會寫,可教導是真不會,大老粗一個,孩子學不好就想操家伙揍一頓。這也導致裴家兄妹幾個字都是認得全的,就都寫的不好,潦草歪扭的都有。
和宋家結親后,裴家孫子輩的孩子都被送到宋家跟著讀書識字了,在原宋恒的嚴厲古板下,孫輩的總算比父輩多了點文墨,字跡也端正了。
一個個把禮儀也學的特別全,主要是怕姑父生氣黑臉,小時候幾個皮的在宋家沒好好學。氣的姑父喘不過氣,然后他們就被親姑姑抓著揍。
姑姑揍人比親爹親爺還狠,那時候他們才知道為啥姑姑的外號是“母老虎”。現在他們只要見到宋恒就老實的不行,生怕哪里行差踏錯,氣著姑父,再惹著姑姑揍他們。
孩子們倒是沒啥怨言,就是被揍的多了,有點潛意識的陰影。但也知道姑姑和姑父是真疼他們的,小時候在宋家吃的可香了,比在家里吃的還足。
所以孩子們是真的怕,也是真的敬愛。說來兩家這親事是真的互助互補,所以兩家人才會越處越好。
當初同意和宋家結親也是裴成看到了這點,才那么快速的答應親事。宋家是真正的文人后代,又有本地氏族照拂,裴成夫妻看的明白,這親事百利而無一害,事實也證明夫妻倆眼光好,沒選錯親家。
裴家兄弟幾個輪流看了遍喜帖,個個都夸了句大外甥的字,他們是真的覺得好。和他們的字跡一比,那是隨便拎個寫字端正的都算好。
裴成看向宋恒和裴玉問道:“明理和顧暖成親倒是沒什么,童養媳也是正經兒媳婦,成親是要的,可明義和王氏?這王氏可都進門大半年了……”
當初宋明義沒辦婚禮裴成是覺得不好的,也去勸過女兒女婿,雖然是被“碰瓷”來的婚事,但既然決定把人娶進門就該禮數周到些,到底是親兒子的婚事就是不滿新媳婦也萬萬沒有虧待親兒子的道理。
不過聽到是宋明義不樂意,裴成也就沒說什么了,外孫子受了委屈,不樂意給新媳婦體面,他也不好說什么。
宋恒早就準備好了說辭:“王氏確實進門大半年了,但婚書一直都沒有辦,之前因為老二不樂意,婚禮也沒籌備,這兩孩子說到底,算不得正經夫妻,如今把婚事辦全了,才算正兒八經的成親。”
裴成聽到當初連婚書都沒辦,嘆息著點了點頭:“現在辦也不晚,王家那孩子沒長歪,是個好的,也該給個正經兒媳婦該有的體面,只是,明義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