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要花費的銀錢是很多,但她現在不怎么擔心了。
如今她手里的銀錢也不少,宋老大在書鋪接的抄書活就夠家用的了,沒有額外支出是肯定夠的,而切她之前寫的話本子也賣的不錯。
如今也不用宋恒抄了,讓書鋪里抄書的書生抄,雖然多出了工錢,但省事。
一月下來,靠話本的進項她都能分近五兩利潤,家里現在有固定進賬的,一點都不慌。何況后面只顧著宋恒科考,負擔的起。
等宋恒考上舉人了,還怕家里沒收入嗎?窮秀才,富舉人呀!
她這幾日已經在構寫第二篇故事了,她的小故事是和“聊齋”一樣的系列故事,都是鬼怪志異,但不恐怖,固定寫情情愛愛的,誰讓夫人小姐的就愛看這個呢。
原本她想徹底當個文抄公,畢竟自己編實在累的很,直接照搬多省事,畫皮啥的她可印象深刻著呢。
但想到張秋,她就放棄了,只能借鑒一二了。
古代這類的故事都大同小異,就算被張秋看到了,也聯想不到聊齋的。
因為這故事最后的成版會由宋恒潤筆修飾,并不是白話文,反而是文縐縐的。倒也不晦澀,這里識字的人都能看懂。
你要真寫白話文拿出去賣,怕是會被人罵的,因為載體差太多了。
正常的書鋪拿到白話文都會嫌棄的很,根本不會收,還怎么給你賣?這就好比,在現在發書,你寫全篇文言文,誰能看呢?
宋明義這下心里有底了,拿著銀錢也不覺得燙手了。
心里想著等他能接活了,就好好掙錢,到時候供大哥和弟弟科舉,他現在花家里的錢不白花。
宋恒喝著茶水,眸底露出一絲滿意,宋家幾個孩子值得花心思教導。
又說了一會話,宋家幾人就告辭了,快到中午了,再不走梁家要留飯的。他們來看兒子的,又不是來做客蹭飯的,能不麻煩還是別麻煩人家了。
主要宋恒心里有了定數,沒想和梁家多牽扯,自然也不用培養情分。
過了兩天,趙家又遞了帖子過來,說近幾日有空來拜訪,問宋家這面的時間合適不合適。宋恒回了帖子,約定了兩天后。
要說古代人通訊不方便就是麻煩,約個上門做客的時間都要遞帖子來回。
不過也就大戶人家和愛講究的讀書人會這樣,普通人家還是一樣想上門就直接去了,禮數上也就看帶什么禮物罷了。
說來,趙家這是第一次上門所以禮數上周全了些,不然一般拜訪也不用這么鄭重的。
轉眼就是趙家人拜訪的日子了。
一大早裴玉就讓宋老大去買了魚肉回來,家里還殺了一只雞,等客人到了就給燉上。
雞湯在普通人家是待客硬菜,必有的。
“娘,今兒來的客人有什么忌口的嗎?咱們要不做清淡點?”吳氏跟著裴玉準備食材,看到婆婆把花椒啥的都檢查了一遍,忍不住問了一句。
今兒來的客人可是公爹的朋友,還是同樣考了童生的,那可是正經讀書人,聽丈夫說,哪家的兒子考了第三名,不出差錯,秀才沒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