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這群逆賊真是好大的膽子,只占領了一個小小的遵義府,竟敢發出這樣的檄文,藐視朝廷。”被檄文的內容氣得一陣猛咳的福康安怒不可遏的罵道。
額勒登保見狀連忙寬慰道:“貝子爺息怒,這逆賊如此囂張,非大軍開進剿滅不可,何必氣壞了身子。”
福康安聞言順了順氣后,說道:“不能等朝廷的旨意了,讓和琳、福寧各派一部人馬下山,與我一起進兵遵義,把這幫逆賊剿滅了再說。”
“可是這山里的苗民........”
額勒登保話還沒說完,就被福康安打斷道:“如今遵義那幫逆賊危害更大,等平定了遵義那里,在回師進山就是。”
“是!”見福康安這么說,額勒登保只能無奈的應道。
..........
“啟稟明王,麻料和棉料的軍服各兩套,紅色絲織軍旗十面,以及布鞋四雙都在這里了。”
第二天正午,陳士淳帶人提著一個箱子好奇的走進這個數萬人的“建筑工地”找到黎漢明后說道。
黎漢明聞言一喜,連忙各拿出一套軍服試了試。
不一會兒,穿上一身鐵灰色軍服的黎漢明挺拔站在眾人眼前,雖然軍服上少了一些裝飾,甚至連皮帶都是粗制的,紐扣也是木制的,配上他本來穿著的那雙馬丁靴,讓劉阿蠻、陳士淳等人一陣驚嘆。
陳士淳是沒想到,看著怪異的衣服穿在身上看著卻是別有一番景象。
黎漢明卻是沒有想那么多,他摸了摸兩套軍裝的面料,發現還是棉紡的手感要好一些,并且要舒適得多。
但是因為沒有熨燙的關系,使得這套軍服看起來有些毛刺刺皺巴巴的,遠沒有黎漢明想象中的那么好看。
不過就算條件所限,這樣的軍服設計上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了。
其實黎漢明也想過打造盔甲,但一想到如今的火器發展,有打造盔甲那個精力,還不如大力發展火器。
國外已經發明了苦味酸和雷汞了,擊發藥再過兩年也要出來了,到時現代化步槍一出來,盔甲反而費事。想到這兒他便收起了打造盔甲的心思。
布鞋沒什么好說的,就是和后世的千層底,老布鞋類似,在這個大多還穿著草鞋的地方,有布鞋穿就已經很好了。
黎漢明再拿出一面紅旗展開看了看,在紅旗偏左方的位置,用金色絲線縫了一把利劍,一串麥穗和一串稻穗在劍柄前一點交叉的圖案。
麥穗和稻穗象征著南北方的百姓,利劍則代表著軍隊,寓意便是軍隊出自百姓,負責保護百姓的意思。
看著看著,黎漢明很滿意自己的設計,本來想用鐮刀錘子旗的,但是一想到神獸無處不在,怕了,就沒用。
至于旗幟的大小、邊框設計都同后世一樣。
“阿蠻,一會兒找一根七十五尺長筆直的桿子來,再找根長點的繩子,把這面旗幟掛上,這以后就是我們的軍旗了。”黎漢明把手中的旗幟遞給劉阿蠻后說道。
七十五尺剛好二十五米,剛好等于黎漢明的年齡,這算是他的一個小心機吧。
后世的二十八點三米旗桿,則主要是為了紀念中共成立到新中國成立的二十八年零三個月,就是為了記住這段中國人民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歷史。
等劉阿蠻下去后,黎漢明才拿著棉料的軍服問道:“如果我要二十萬套,這里的棉布夠嗎?”
“肯定不夠,不過屬下可以從外面進貨過來。”陳士淳聞言不假思索的回道。
這點黎漢明倒是認同,任何時候商人都不可以小覷,特別是陳士淳這樣擁有官方背景的商人,所謂貓有貓道,鼠有鼠道,就算如今遵義周邊處于戰亂狀態,對于小商小販來說可能有些影響,但對于大商販來說,可能是商機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