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陶也抿了抿嘴后接著問道:“閆兄,聽說明王在各鄉鎮組建了不少的民兵,桐梓那里的民兵更是由南平關受傷的新軍在訓練,可有此事?”
“這個你得問左將軍了,現在桐梓一線的大軍皆由他在指揮。”閆祖庚聞言笑著轉頭看向一旁的左春來說道。
左春來見狀一愣,連忙拱了拱手道:“閆將軍可是折煞末將了,不過桐梓縣的民兵由傷殘軍人訓練一事倒也確切,不但如此,末將聽明王的意思,以后戰場上的傷殘軍人也會安置在各地任職。”
新軍都是經過黎漢明的思想教育的,戰場上傷殘退役后,把他們安排在各縣鄉鎮村等地,不但安置了退伍軍人,而且還能通過他們來影響管理百姓,還能按照新軍的要求在各地訓練出一支支民兵來,一舉多得。
這是黎漢明在巡查到桐梓時,看到從南坪關退下來的傷殘士兵后,根據后世的民兵組織想到的一種辦法。
“明王到!”
閆祖庚聞言正準備開口說些什么的時候,隨著門口衛兵的一聲高喊,他就見到新軍那邊“砰”的一些齊刷刷的站了起來。
有了上午的經驗,閆祖庚這邊也連忙站了起來。
黎漢明看著齊聚一堂的各級將領,心里頗為自得,反清終于有了厚實的基本盤了。
造反是個技術活,想要成功造反,就需要一個造反的基本盤——可靠的人手和相對充足的資金。
造反不需要成本。一個人也可以造反,然后被官兵捉,誅九族。
千兒八百占個山頭也可以造反,這種造反比較多,貫穿于每一個朝代,一般就叫土匪。例如大災、宗教、地方官殘暴,都會激起類似的民變造反。
人沒有住的可以,沒有吃的就必須要起來造反。當然大部分都會被輕松地鎮壓下去,局部的造反根本打不過官方的正規軍,水滸和方臘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再往上,一個封疆大吏也會造反,有兵有糧有一定地盤,造反的成功率會更高一些,如果再遇到亂世好時機,就是一代英雄了。所以造反的成本沒有多與少,重要的是有造反的動力。
至于造反的條件,首先要有天時,像什么大旱、大水、地震、外族入侵等等,越民不聊生越有兵源,只要還有口飯吃,誰跟你腦袋別褲襠里造反。
其次要有造反的口號,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理論基礎。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石人一只眼。這個理由很重要,占著大義的名分,自己也不怵。
第三要有錢,偷的搶的別人支持的,隨便怎樣,有錢才有兵器有糧,底層造反,為啥?沒錢誰跟你扛槍造反?
第四要有人才。亂世時候科舉不興,還是有大把人才會跟你干的,前面搶錢搶女人無所謂,有了一定的地盤了就不能再這么干了,要組織屯田,要營造兵器,要練兵。
第五就是你自己的戰略眼光了,先打哪后打哪,先取哪塊根基,要不要稱王稱帝,這很關鍵,否則你將會成為眾矢之的。
這些正是黎漢明在打下遵義后選擇茍下來隱忍發展的原因,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半年多來,反清的基本盤已經初步鑄造牢固了。
站在演講臺上,黎漢明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開會之前,先宣布一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