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田畝制度》修訂版總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軍政府同時布告天下鄉紳地主,只要你不是作惡多端之輩,不替滿清韃子賣命,軍政府及紅旗軍不但不會收繳田地和財產,還會加以保護!”
這一條,黎漢明主要是想要快些結束國內的戰爭而特意加的,如今滿清已然岌岌可危,為了給自己續命,他們接下來必然會放開團練,讓鄉紳地主參與到抵抗紅旗軍的隊伍中去。
如此一來,必然會對紅旗軍接下來的戰事不利,所以為了防患于未然,黎漢明決定放開一些條件,能拉攏一些是一些。
第一期報紙,黎漢明思考再三還是不宜太過激烈,所以只刊發了一開張四頁,內容上了去了討虜檄文以及田畝制度外,剩下的便是一些關于紅旗軍的動向與戰果,再有便是一些醫學常識以及普及的一些基礎知識。
“冬月中旬,紅旗軍光復了云南東川、武定等地,切斷了滿清的鑄錢銅礦供應基地........”
“天氣寒冷,凍瘡好發,衛生部在此提醒,多加運動,注意防凍、保暖防止潮濕,不穿過緊鞋襪,受凍后不宜立即用熱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我們生活的世界,名叫地球,顧名思義,是個巨大的圓球!”
林則徐剛念一句,圍觀的眾人便噓了起來:“怎么可能?若是球,那豈不是站不穩,要摔下去了?謬論!荒謬之極!”
“就是,要真是個球,豈不跑得到處都是?”
林則徐沒有理會,而是自顧自的把后面的一點內容也一字不差的念完后,便起身拱了拱手說道:“諸位,學生答應的任務也已完成,我們還有事,便不再打擾了,告辭!”
其實底層的百姓根本不關心地球是圓是扁,有識之士也不會亂開口反對,噓聲的恰恰是那些半吊子讀書人,有些常識那些讀書人或許不知道,但家住沿海的林則徐確實了解的。
所以他也沒有和那些人辯解什么,等將來這樣的常識普及,他們就會知道到底是誰荒謬了。
于此同時,這樣的事情也同時發生在軍政府下轄的各地城中,有的如林則徐一般不加理會,有的則陷入了深思,有的同樣罵罵咧咧。
歷史上自1840年一鴉戰爭以來,中國的各個階層、階級均嘗試過各種方式救國于水火,但大多以失敗告終。
官僚階級發起洋務運動,但因為自己總不能革了自己的命,使得洋務運動失敗;農民階級發動太平天國運動,因為自身“勇士變惡龍”的操作也被內外合力剿滅;資產階級維新派因為自身實力弱小,被清政府一刀扼殺在搖籃之中……
而歸結上述的各種救國運動,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民智未開,僅靠部分人的力量實在難以完成中國的整體改革。
中國積貧積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傳統思想對人們的束縛,從四書五經到三從四德,從八股文到文字獄,中國的民智始終未開,歷朝歷代的帝王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始終奉行著“愚民”政策。
開啟民智,往往伴隨著痛苦,有思想僵化者的痛苦,也有革新者的痛苦,但是黎漢明知道,中國要想富強,這一步不得不走。
所以為了減輕痛苦,黎漢明決定一步一步來,慢慢來開啟民智,這條路會很長,或許需要數十年,或許需要上百年,甚至有可能需要兩三代人的努力。
但至少,如今黎漢明已經打開了開啟民智之門,他相信,總有一天會完成的。
當然,黎漢明也知道,光靠報紙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新學也在同一天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