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想不通的大事啊?說出來,讓為師高興高興!”
淳于奕輕嘆口氣,這師傅什么都好,唯獨這刨根問底,讓他有些無語。淳于奕轉移話題道:“師傅,你今天來,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說?”
南衣點頭,“對啊,我這不是看寒霜回來了嘛,所以,來跟她說一說,宮內的情況。”
“跟我說宮內的情況?”淳于寒霜一臉疑問。
看著淳于寒霜這個反應,男子不解,“怎么?你師傅沒與你說復國的事?”
淳于寒霜點頭,“說了呀!”
“既然說了,那你進宮后,當然是要了解宮里的情況,然后,在慢慢計劃復國的事了。”
聽南衣這么一說,淳于寒霜才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南衣直接開門見山道:“寒霜,目前宮中在明面上有兩股勢力。第一股是太子,皇后寧玄和皇貴妃燕婉膝下無子無女,而太子淳于蕩與十公主淳于寒薇皆是前任皇貴妃葉氏葉曉所生。葉曉是當朝丞相之女,十五歲嫁給淳于征為妻,只可惜,生淳于蕩與淳于寒薇時,難產而死。而永淳國自古的規矩,立長不立幼,淳于蕩身為長子,太子之位十拿九穩。朝中由丞相葉滔為首的一小部分官員支持太子。至于宮中的第二股勢力,便是奚家。奚家一直是淳于征眼中的釘子,遲早要拔除。奚家有三女,都嫁在宮中為妃。奚家的大女兒奚敏慧在宮中為貴妃,住在棲梧宮,生下了二皇子淳于旭,至于二女兒奚艷被封為良妃,居住未央宮。三女兒奚翠則封為淑妃,居住長樂宮。她們兩個是同起同坐的妃子,奚艷生下的是三皇子淳于川,奚翠生下的是四皇子淳于皓,還有六皇子淳于隆。淳于川的封地在清河郡,封號趙王。淳于皓的封地在樂安郡,封號齊王。淳于隆的封地在山陽郡,封號楚王。傳聞中,奚家姐妹,雖是面上不和,但卻同心。淳于旭被封為鎮西大將軍,十歲就被派去鎮守隴西,多年來,一直征戰沙場,手握一半虎符,戰功累累。淳于旭為奪帝位,也在明爭暗斗中。淳于川,淳于皓與淳于隆以及整個奚家和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都是淳于旭的助力。”
淳于寒霜輕聲一笑,“師叔,既然明面上有兩股勢力在你爭我奪,那暗地里也會有人在爭奪吧。”
南衣爽朗一笑,夸贊道:“不愧是師兄的徒弟,就是聰明。不錯,暗地里確實有一股勢力,八皇子淳于諾!”
“師傅怎么懷疑起八哥來了?傳聞中的他不是個傻子嗎?”淳于奕不解道
“傳聞中,淳于諾在十歲時,親眼看到母親的慘死,而患上了失心瘋。雖有十七歲的年紀,但智力停留在五歲。淳于征愛子心切,也曾為他尋遍天下名醫,但最后都束手無策。無奈之下,淳于征便將漁陽郡賜給淳于諾做封地,希望他能在那平靜的過完一生。淳于諾十二歲去的漁陽郡,在自己的封地待了五年,而據我暗地觀察,淳于征表面上沒有動作,但他卻在這五年里,私下養了一支殺人如麻的鐵騎軍隊,叫“黑衣”!”南衣解釋道
淳于寒霜和淳于奕聽后,兩人若有所思,很有默契的同時點了點頭。
兩人還異口同聲道:“原來如此!”淳于寒霜頓了頓,才道:“師叔,可否告訴我,皇后寧玄,皇貴妃燕婉,五皇子淳于堯,七皇子淳于昭和九皇子淳于瑄分別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寧玄本是寧傲國的長公主,嫁到永淳國也只是為了兩國太平。寧玄是個心善之人,對于后宮的事情一向是不聞不問,她把管理后宮的職責都交給了燕婉。至于燕婉是個嘴狠心硬的人,她是太后燕巧歆的侄女。燕婉喜歡唱戲,當初也是因為戲曲唱的好才得淳于征喜歡,被封為皇貴妃。至于淳于昭,他是竇麗娜的兒子,也是個有野心的人,所以,時不時也得注意一下他,淳于昭被封為安王,封地在玄菟郡。淳于堯的封地在陽安郡,封號燕王,淳于堯性格溫和,不爭不搶,心地純良,喜愛詩酒花茶和琴棋書畫,是個溫文儒雅的君子。淳于征曾贊賞過他,說他是,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至于韓王淳于瑄,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他向淳于征討了一塊封地,彭城郡!平時沒事就喜歡看書品書,時不時還會研究一下美食。”
淳于奕似是想到了什么,問道:“九哥在彭城郡,而當年的姜國公府是不是也在彭城郡?”
“姜國公府?”淳于寒霜不解
淳于奕嘆氣,連連惋惜解釋道:“姜家滿門英烈,姜國公姜飛膝下有三子,皆已成婚。長子膝下一兒一女,二子膝下三兒兩女,三子膝下兩子一女。姜家的女子個個都是巾幗英雄,其魄力和氣概皆不亞于我朝楚珂楚將軍的女兒楚徽音,姜家兒郎也是征戰四方的英雄好漢。姜家一族是為父皇開國立功的大功臣,可奈何,功高蓋主,姜家一度被貶。姜國公府本在帝京,可因這莫須有的罪名,直接將姜國公從帝京貶到彭城郡。我兒時去課堂讀書,曾遇到過姜國公之孫姜凌竹。他是姜國公第三子的小兒子。彼時,姜凌竹只有六歲,可僅僅只有六歲的他一出口便能叫人刮目相看。”
淳于奕說著,便想起了那段令他難以忘卻的記憶。
那是一個陰雨天,窗外下著蒙蒙細雨,怕雨飄進私塾,夫子將私塾的窗戶關了個嚴實。這個私塾是皇家私塾,里面來上課的都是一些皇親貴胄,王侯將相的子女。
那一日,眾人都安安靜靜的坐在私塾中,聽著夫子上課。上課的夫子是一個頭發半白,滿臉皺紋,身材中等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