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皇宮到處都在張燈結彩,皇宮里的每一處邊邊角角都貼著倒掛的囍字剪紙,走廊上也掛著彩色燈籠。
今日是永淳國的十二公主——淳于寒霜和親,所以到處都是喜氣洋洋。
鸞鳳閣中,一枚雕花銅鏡印出淳于寒霜一臉傾世容顏,梳妝臺前,只見她身穿一襲流光溢彩的鮮紅嫁衣,遠遠望去,風華絕代,舉世無雙。
今日她頭戴鳳冠,身披霞帔。纖纖玉手帶金鐲,紅繩束在細腰間。黛眉輕染,朱唇皓齒,兩腮胭脂淡淡掃開,襯的光滑細膩的臉蛋白里透紅。
今日的淳于寒霜很美,似仙女下凡,美的不食人間煙火。
在淳于寒霜一切準備就緒后,小桃與錦歌一人一邊,扶著她的手。出了鸞鳳閣,到了鸞鳳閣宮門口,淳于寒霜的身后便多了五名寺人和五名婢子,他們一行人穿過幾處走廊后,又繞了數圈,才來到皇宮大殿上。
來到大殿后,只見眾位朝臣都整整齊齊,表情嚴肅的站在殿上。大殿的最高處,淳于征身著一襲龍袍,而他旁邊坐的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寧玄。
淳于寒霜走到大殿中間,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母后!”
“免禮吧!”淳于征道。
寧玄站起身來,走到淳于寒霜身邊,一字一句,似老母親般,囑咐道:“寒霜,你入宮時間短,這些天,母后也沒有怎么照顧到你,轉眼間,你就和親出嫁了,母后也沒有什么珍貴的東西送你。”
寧玄說著,便看向旁邊的一個寺人招了招手,這寺人捧著一個托盤,盤上放著一只青白色的簪子,雪亮剔透,小巧玲瓏,簪上雕刻著鳳凰的花紋,刻工精致,雕工細膩。簪后還掛有流蘇作為點綴。
寧玄將盤中發簪拿在手上,一邊輕輕戴在淳于寒霜的黑發中,一邊解釋道:“這支簪子叫長相思,愿你能與良人長相廝守。即便兩人不在一處,也能朝朝長相思,暮暮長相憶。”
淳于寒霜行了一禮,“兒臣謝過母后!”
寧玄轉身,又在婢子的攙扶下,走到后位前,端正的坐好。淳于征宣布道:“十二公主淳于寒霜,溫柔賢淑,德才兼備,今為兩國能長治久安,特求朕和親遠嫁。朕今日昭告天下,封十二公主為安樂公主,望安樂公主和親后,能帶給寧傲和永淳兩國百姓平安喜樂。”
淳于征一字一句,說的大氣磅礴,頗有帝王風范。而群臣聽著,也都心潮澎湃。紛紛下跪,一遍遍重復道:“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淳于征從皇位上站起身來,寧玄也跟著起了身。兩人親自將淳于寒霜送到皇宮門口,而群臣也都紛紛來到皇帝身后,整齊有序的站著。
一位寺人端來一個托盤,上面放著一把繡著龍鳳呈祥的紈扇,紈扇上鑲有珍珠瑪瑙,還有流蘇做裝飾。
淳于寒霜拿起紈扇,掩面,上了花轎。
花轎抬到宮門口,有一輛四匹白馬連成的馬車停在宮門口。馬車后是一個正方形的床榻,榻的四周有白玉做的護欄,而榻上有白色的重重輕紗散披下來,將整個床榻包裹的很嚴實。
這馬車前有三十個寺人婢子在恭恭敬敬,整齊有序的站著,馬車后面是二十輛普通的馬車。每個馬車前都有一個趕馬的馬夫,每輛馬車周圍都有永淳國的五名侍衛圍繞著,而在前面領頭的侍衛便是他們的總護衛了。二十輛馬車后還有二十個下人小廝跟隨著。
再往后面看去,便是寧傲國的使者和五十位寧傲國的侍衛。
那永淳國的總護衛走到花轎前,下跪行禮道:“臣下李虎,是宮中負責守衛皇宮安全的侍衛。今奉皇命,負責公主此次和親行程安全。”
淳于寒霜紅唇輕啟,“李侍衛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