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樓天半起笙歌,風送宮嬪笑語和。月殿影開聞夜漏,水晶簾卷近秋河……”
一曲絕美的唱腔從霽月宮中傳了出來。
歡兒快步走了進來,雖然她知道這個時候打斷燕婉唱曲,肯定會惹燕婉不悅,可是,淳于蕩回來了。歡兒也不好讓淳于蕩等的太久,便只好硬著頭皮,下跪行禮,輕聲打斷道:“娘娘,大皇子回來了。”
歡兒本以為會被燕婉斥責,但沒想到燕婉卻笑道:“回來了?”
她瞟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歡兒,“還愣著干什么呀?吾兒回來快去備上酒宴,本宮要好好的為蕩兒接風洗塵。”
歡兒聽后,立馬就退了下去。
歡兒退下后,先是將淳于蕩請到了大堂,讓他稍坐,待一切準備就緒后,才讓淳于蕩去了正廳。
正廳里著一桌好酒好菜,而卸了戲妝,畫上艷裝的燕婉已經在正廳等著淳于蕩。等淳于蕩來后,淳于蕩和燕婉才就坐。
燕婉看了看淳于蕩,不解問道:“蕩兒,上一次本宮去探視你時,你身邊不是還有一個婢子嗎?這次回來,你沒將她帶回?”
淳于蕩是害怕顧菱回宮后危險,才將她留在宮外,淳于蕩想著,等在宮中安排好一切后,才將顧菱接回來。但現在燕婉主動問起,那他也只好撒謊道:“那個婢子啊,她之前看我是太子,就拼命討好后,自從我去了民間,他在我身旁伺候了沒幾日便自己離去了。”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蕩兒,這就是人性啊!不過也無妨了,像這種婢子,你也不需要,母妃有空在幫你多挑幾個手腳靈活,頭腦聰明,忠心為主的婢子給你。”
淳于蕩客套道:“那就多謝母妃了。”
兩人說著,便開始邊聊邊用起膳食來。
一轉眼,八天就過去了。這日一早,瑤鳳閣中,熱鬧非凡。因為今日,他們的公主,淳于寒薇要出嫁了。
梳妝鏡里是一張精雕細琢的臉,靨笑春桃兮,鳳叉綰發,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蛾眉顰笑兮,將言而未語。
今日淳于寒薇一襲鮮紅嫁衣,光彩照人。一旁的婢子給淳于寒薇打扮完畢后,便將她扶起。
淳于寒薇隨著婢子的攙扶,一步步走出了瑤鳳閣。到了瑤鳳閣宮門口時,一頂攆轎停在門口,攆轎前后都有四個小廝把守著。而攆轎前面是四個寺人婢子,后面也有四個。
等淳于寒薇上了攆轎后,小廝抬起攆轎,一行人就這么在宮中行走著,路過的婢子和寺人見了淳于寒薇,都會行禮。
淳于寒薇便被抬到了大殿上。今日群臣都在大殿上為淳于征慶生,為淳于寒薇成親道喜。因淳于寒薇要嫁的是平民,所以也就沒有封號。
淳于寒薇被婢子扶著走了進來,她走到大殿前,對著淳于征下跪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
“謝父皇!”
淳于寒薇被婢子攙扶著起了身。公主嫁給平民,是史無前例的。淳于寒薇此次頂著百官的議論,百姓的輿論,扛著這山大的壓力嫁給華軒,是下了很大的決心。而淳于征愛女心切,再加上他一直認為永淳國是泱泱大國,不需要以女子和親來壯大國家。
淳于寒薇向淳于征行了一禮,“今日是父皇的生辰,可兒臣因要嫁人,晚上便不能為父皇慶生了。兒臣便只能在此,提前祝父皇身體安康,萬事如意!祝永淳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淳于征嘆氣,“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成怨仇啊!寒薇,去民間也好,至少你自由了。”
淳于征看著愛女嫁人,心中是萬般不舍,可滿朝文武百官都看著他,他不能真的落淚,在殿前失了皇帝的氣勢。于是,便只能向她揮揮手,滿心不忍道:“時辰尚早,你便回瑤鳳閣好好歇一歇吧。”
淳于寒薇行了一禮,“父皇,兒臣告退!”
淳于寒薇轉身離去。淳于寒薇踏著堅定的步伐,懷揣著滿心的期待,無畏所有人的議論,向華軒,向她的幸福走去。她一直以為,這一去是幸福的起點,卻不曾想,真正等待她的,只是痛苦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