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淳國的皇宮里,淳于征正和淳于蕩對坐蒲團上有說有笑的閑聊。一個寺人走了上來,他對著淳于蕩行了一禮,沉重道:“啟稟皇上,阮府滿門被人屠殺殆盡了。”
淳于征呼吸一滯,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腦子一熱,暈了過去。
永淳國這幾日的天氣都是連著幾日幾夜都在下著傾盆大雨。給阮家收尸的,是畢桓。
紅衣去,白衣歸!喜事變白事,歡喜化哀傷!
大街上,虞笙撐著傘,一身白色的喪衣在街上緩緩前行。
在阮府,虞笙的眼淚已經流干了!她無淚再流。她就像是個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只知道一步一步往前走著。她沒有目標,也不知要去往何處?
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心已涼透的她只想一直往前走,直到她走不動后,就倒在地上,睡一覺,最后,永不醒來。
淳于征醒來時,卻發現自己躺在龍榻上。周圍圍著寺人婢子,淳于蕩也在。淳于蕩關心道:“父皇,身子有沒有好些?”
淳于征順了順氣,還不待淳于征說話,又有一個寺人走了進來。他對著淳于蕩行了一禮,“皇上,十一皇子回來了。”
淳于征輕嘆,“請他進來吧!”
寺人行了一禮,便退下了。片刻過后,淳于奕走了進來他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平身吧!”
淳于奕站直身體,稟報道:“父皇,此次談和順利,只是寧傲國不僅要公主和親,還指名道姓要三皇兄去寧傲國做質,以此來彰顯我國誠意。”
淳于征心生怒氣,“不可能!能送上一個公主和親,已經是朕最大的忍讓了。”
淳于奕勸慰道:“父皇別動怒,父皇,如今朝中已無能征善戰之人,我們只能先忍。而且,三皇兄去寧傲國也不失為一件好事,讓他去寧傲國做質,摸清那里的地形后,日后等我國養足了精氣,再去攻打寧傲國時,有三皇兄的里應外合,我們就更容易了些。”
淳于征冷笑,“你想犧牲川兒,踩著他的尸體登上太子之位?”
淳于奕行了一禮,不慌不忙的解釋道:“兒臣,無心太子之位,更無心皇位。若真有朝一日,父皇要攻打寧傲國,兒臣愿為先鋒,替父皇征疆土,打天下,待天下安定后,兒臣愿自貶為庶民,去民間生活。”
看著淳于奕一臉認真的模樣,淳于征便知道自己錯怪他了。
淳于征回望這一生,年少時放蕩不羈,一腔熱血下,滅玉軒,打天下,收疆土,平難民。他是農民起義,謀劃了多年,最后成功了。
而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權力,為了心中的欲望,他不甘平凡,哪怕玉軒國將天下治理得當,他也還是不甘。
人生來平等,天下人人可以做皇帝,他華鼎做得,為什么淳于征不可以?
他不信什么命由天定,他只信人定勝天!
淳于征的前半生為名利而追逐,后半生為天下而操勞。現在老了,宮中卻又出現了兄弟鬩墻,手足相殘的現象。而這些都是他不愿看到的。
于百姓而言,他是個仁君,可與子女而言,他就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更是個失敗的君主!
玉軒國,只是一時的滅亡。你們這群篡權奪位的賊,終有一日,你們也會像今日一般,國破家亡,得到報應。
——華桑
淳于征感嘆道:“罷了罷了,寧傲國的事情,全權交由你負責吧!朕累了,想歇一歇,你們全部退下吧!”
他累了,累在了這一生為國為民的操勞上,累在了時間殘酷無情的奪走他的青春上,累在了他的子女勾心斗角上。
這一生,他做過平民百姓,也享過榮華富貴,世間的苦他吃過,世間的甜他嘗過,此生圓滿,還有何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如今到了這個年紀,他也看透了,人活一世,最終還是要消逝,是非對錯,成敗得失,都是短暫而不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