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圣上封鐘繼非為從四品河西轉運使。鐘繼非喜上眉梢,當即叩拜圣上陟拔之恩。朝臣雖有異議,但尚可控。
一日,集歡來到極寧殿。圣上笑道:“來的正好,我有件事要和你說。”
“什么事?”
圣上問:“你認識岑婕妤的胞妹嗎?”
集歡道:“打過幾次照面。圣上怎么問起這個?”她犯起了狐疑,心里有些忐忑。
圣上道:“今日太子入宮,讓我為他賜婚。他選中的人就是那位姑娘。”
集歡松了口氣,笑道:“那位姑娘婉麗和順,聰慧有禮,是個大家小姐,的確與太子相配。圣上同意了嗎?”
圣上道:“我說再考慮考慮,太子娶親乃是國朝要事,須與朝官共議,不可能是我一人說的算。”
集歡道:“那位姑娘人秀麗又知禮,太子又喜歡,朝臣有何異議?”
圣上笑道:“你想的太簡單了。為東宮選太子妃可與納良娣不同,不能只看重容貌,還要考慮到門第、禮儀、名譽、修養、針黹、經書、琴畫,這樣一來,容貌卻是其次的。且不說那些朝臣,眼前便有一人不同意。”
集歡道:“皇后?”
“便是。”
集歡道:“皇后定是說那岑姑娘是五品官的女兒,與太子并不相配,若強違此理,必會受群臣阻攔。”
圣上微微一笑,道:“我問她的看法。她卻說太傅家的孫女正值芳齡,清秀溫謙,實為太子良配。還讓我定要仔細斟酌,不能只順從太子心意,而置禮法于不顧。”
集歡一只手握著黑錠不停地在紅絲硯中畫圈研墨,道:“我知道,太子為何來找圣上而不去鳳儀宮了。太子聰穎,知道來找圣上還是有幾分可能娶到自己心愛的姑娘。若去找皇后,怕這份癡念便要拋到九霄外了。”
圣上笑絕。
次日,圣上在早朝上提及將太常少卿幺女迎為太子妃,果不出所料,引起軒然大波。大部分朝臣據理力爭,又搬出前朝鑒例,極力勸說圣上打消這個念頭。太常少卿只是個五品官,其幺女更不是嫡女,又如何與太子相配呢?他們又像往日勸服圣上一樣,將“圣上應作天下萬民的表率,引導百姓行于正道”架在他頭上。這些人中除了韓時平、徐瑋、陶玠、孟元甫等幾個重臣,其他官員要么與他們交好,自愿站隊,要么怕得罪他們,盲目跟從。
少部分是與太常少卿岑伯黎平級的官員或是素日與他有來往的官員。他們早就對顯貴王親互相結親不滿了,那使得他們晉升途徑微乎其微。圣上的提議,他們豈會反對?
見階下持玉笏的朝臣爭論不休,圣上也不說話,只是坐在寶座上俯望他們。右諫議大夫蘇寅恪提出一個折中之法,把太常少卿幺女納為良娣,既滿足了圣上的意愿,又不至于太破壞禮制。朝臣不想與圣上起沖突,便紛紛同意這個辦法。
本書首發來自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