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人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的伙食,一年到頭也就過年的時候能嘗到點葷腥,平時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能省則省。
這個年代的農民都靠著種地過日子,家里養點雞,養頭豬,能山上采點山貨拿到集市上賣,就算是額外的進項了。
種地只能勉強溫飽,一大家子人都是靠老天爺賞飯吃,風調雨順的年頭,家里就能有些富余,要是碰上災年,旱了,澇了,又或者是遭了蟲災,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這也是為什么農村人非常羨慕城里人的原因,因為城里人有工作,端鐵飯碗拿工資,不管什么年景都餓不死。
算了,入鄉隨俗吧!有什么吃什么!她又不是沒吃過苦!
安子溪掏了灶坑,把草林灰灑在墻外,順手將院子里的柴火收到屋里一些。燃灶升火,再把紅薯丟進灶坑里,洗點小米,用鋁鍋煮點稀稀的小米粥。
等粥煮好了,紅薯也熟了。安子溪再從咸菜缸里撈出一塊咸菜疙瘩,隨便切幾刀,就能吃飯了。
飯菜寒酸了點,但是也不是不能吃,好歹填飽了肚子。
吃完了飯,安子溪換了一件比較干凈的罩衣,把頭發重新扎好,翻找出一個安美云的舊頭巾,將頭和臉都捂嚴實了,這才挎著一個竹編的籃子出了門。
鎖好大門,安子溪邁著小碎步溜溜達達的出了村子。
今天不是趕集的日子,但是她想去鎮上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掙錢的門路。
說來慚愧,她不會干農活,也不想過土里刨食兒的日子。最重要的是,想要報仇,必須得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無限擴大戰果,把渣男踩在腳下,用力摩擦。
小前村離馬勾鎮大約二十里路左右的距離,安子溪緊趕慢趕,終于在中午飯點的當口趕到了馬勾鎮。
山路不好走,加上她現在的身體素質也遠不如前世,所以走了好幾個小時才走到鎮上。早上吃的那點東西,也早就消化沒了,安子溪這兒餓得前月匈貼后背,身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人是鐵,飯是鋼啊!她這副小身材正是發育的時候,營養跟不上不說,為了省糧一天只能吃兩頓飯,誰能受得了?
不行,她得找個地方吃點東西。
這個時候的百貨商店,飯店,大多都是國營的,吃飯還要糧票,但是布票,副食品票已經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了。
少數個體飯店,不要糧票,但是只有在大城市才能見著。
天氣很冷,山風刮在臉上像是刀子一樣!安子溪原本想著吃點熱乎的,結果到了國營飯店才發現,屋里人滿為患,連個位子都沒有。
一打聽才知道,今天鎮上停了一上午的電,孵化場和鄉鎮單位的食堂都沒有飯,而且這電是臨時停的,沒有通知各處,搞得這幾家一點準備都沒有,工人,干部都只能外出就餐。
離家近的就回家吃一口,還有不愿意回去的,就都跑到國營飯店來了。
這不是巧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