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舉法簡單有效,前提是獲得足夠的情報。
缺點是缺少機變。
張華令人在村里建造木屋民宅,供陳宮、廖化、徐霞客等重要人物居住。
升級到二級村莊以后,夏村不只是可以建造茅草屋,還可以建造木屋民宅,看上去更加繁榮。
陳宮開始參與夏村內政規劃,安排勞力建造造紙作坊、土地廟。
造紙作坊可以生產紙張,重要性不言而喻。
土地廟為二級文化建筑,主要有兩個作用。
一個作用是維持民心。
另一個作用是提升領地的氣運指數。
在土地廟建立起來之后,很快有村民前來上香,乞求年年風調雨順。
“造紙術主要分為四個步驟,其一是原料分離,其二是打漿,其三是抄造,最后是曬干。”
“材料可以來自樹皮和破布、漁網,也可以是竹、麥桿、稻桿等等。”
“如果使用竹子造紙,僅僅用清水浸泡竹子,就要百日。蒸煮八晝夜,歇火一日。再以草木灰水漿過,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需要十多日。然后將其取出,放入臼中,舂成泥面狀。最后將紙漿覆蓋在木框上,經烘烤、曬干,便可以得到紙張。”
造紙作坊,工匠向張華說明造紙的流程和材料。
張華一陣頭大。
如果不是流民之中有擅長土法造紙的工匠,憑借張華積累的知識,連紙張都造不出來。
哪怕是一張紙,其中蘊含的流程都相當復雜。
古人也是經過一代代人積累,才有華夏文明的繁榮。
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卻是改良者,極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
造紙術是古華夏四大發明之一。
造紙工坊使用的是東漢以后的造紙技術,因此成本已經算低了。
張華派去河流對岸的勞力,建立了一座初級馬場,圈養野馬數百匹。
不只是野馬,羅汝才這一伙馬賊竟然還養了十幾頭羊和牛。
張華只派幾個牧民去南岸放牧,看守馬場,仍然將重心放在北岸。
北岸坐北朝南,農作物有更充足的光照時間,更加適合種田。
“村長大人,我們夏村的農田越來越多,耕牛數量不足。”
劉秀才向張華訴苦。
“目前沒有途徑獲得耕牛,先以人力耕田,我再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獲得耕牛。”
張華頭疼地揉了揉太陽穴。
張華好不容易解決養馬問題,又出現耕牛短缺的問題。
部分流民帶著耕牛穿越過來,如果一代代繁殖下去,幾代以后,耕牛數量應該可以上來,只是要等太久了。
最快的方法還是靠搶。
流民穿越到這個世界以后,體質有所上升,耕田沒有那么費力。
當然,還是擁有耕牛,耕田的效率更高。
在張華為缺少耕牛頭疼時,又有一批流民來到夏村,拖家帶口,在夏村引起不小的轟動。
“你們來自何處?”
“我們自北面山里出來,本來我們在山里建立了一座村莊,但村莊被另外一群流民占領,我們的耕牛和農具被搶走。”
“山里?難道是我們采礦場附近?”
夏村的村民立即上報這個重要的情報。
流民首領好奇地四處張望,觀察夏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