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東面的谷口,一條石墻和木門組成的關隘建成,明朝工匠蒯祥擦拭額頭的汗水,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杰作。
雖然石墻只有不到三米高,但這是在有限的資源和勞力的條件下建造而成的建筑。
如果張華征發足夠的勞力和資源,蒯祥連萬里長城、紫禁城等奇跡建筑都能整出來。
可惜,夏村的勞力和資源要用于建造各種建筑,蒯祥只能建造一座簡陋的關隘應急。
只要皇太極的騎兵不能長驅直入,那么目的便達到了。
“接下來是在關隘后面建造一座塢堡,供乞活軍居住。”
蒯祥著手修建六級軍事建筑“乞活軍塢堡”。
乞活軍塢堡是招募乞活軍以及供乞活軍家眷生活的要塞。
僅僅需要的石料,就要1000單位。
張華為了補充乞活軍,不惜投入大量資源修建塢堡。
按照蒯祥的設想,乞活軍塢堡依靠山勢建立,還要有水源。
“與其在關隘后方修建塢堡,不如修建在關隘前方。一旦八旗來攻,必定同時受到關隘、塢堡攻擊。”
蒯祥別出心裁,選擇在關隘前方的山地建造乞活軍塢堡,與關隘互為犄角。
如果八旗攻打關隘,乞活軍塢堡會出兵從側面攻擊八旗。
如果八旗圍攻乞活軍塢堡,關隘守軍也會出兵襲擊八旗。
蒯祥這般設計,足夠惡心皇太極一番了。
尤其蒯祥聽說皇太極間接導致明朝滅亡,更加賣力,幫助張華建造軍事建筑來對付皇太極。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但事與愿違,他們的作品成為戰爭兵器。
蒯祥是明朝人,又是受到明成祖朱棣重用的工匠,對清朝自然不爽。
廖化被張華任命鎮守綠林村,穩住綠林軍,陳午帶兵兩百人出鎮東關,防備八旗軍。
種田需要安穩的外部環境。
陳午的乞活軍為了村莊幾乎全軍覆沒,向張華證明了其忠誠,因此張華這才任命陳午看守最重要的東關。
陳午帶兵駐守東關的第二日,幾個騎兵出現在關外。
“是八旗!”
陳午不久前曾與八旗騎兵交惡,認出了他們。
這幾個八旗騎兵來到谷口,驚訝地發現這里多出來一面人為建造的石墻,呆若木雞。
張華這招太狠了。
夏村在谷口設立一面石墻,讓八旗攻打山谷的難度倍增。
陳午取來長弓,對準了為首之人。
“稍等,我奉貝勒之令,前來游說汝主,帶我前去見他!”
八旗使節見陳午要動武,趕緊制止陳午。
陳午放下弓箭,眼神流露狐疑之色。
皇太極派出使節游說,到底有何企圖?
“你可以入關,其他騎兵禁止入內,否則殺無赦!”
陳午聲如洪雷,極其霸道。
八旗使節臉色鐵青,但礙于石墻擋路,陳午又有兩百兵丁,只能順從陳午的要求,只身一人進入山谷,求見張華。
“皇太極的使節要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