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即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負。
在后世多數人印象中,范仲淹是文學家,但其實范仲淹是政治家,而且官至參知政事,也就是宋朝的宰相。
范仲淹和富弼、韓琦、歐陽修等人主持慶歷新政,想要改變北宋冗官冗費的問題,然而遭到既得利益集團抨擊,很快失敗,遭到貶謫。
范仲淹不僅是文官,還主持北宋與西夏的戰爭,提拔了一群武將。
張華記得,種師中和他提及,種家軍第一代武將種世衡,就是在與西夏的戰爭中,被范仲淹提拔的名將。
不僅如此,范仲淹還提拔了狄青、郭逵等名將。
宋朝文人帶兵,并不罕見,范仲淹可謂是文武雙全。
奇怪的是,宋朝不缺少厲害的文臣武將,然而,卻被西夏、女真、蒙古暴打,交趾也脫離中原控制。
“沒想到有宋一朝,竟然如此窩囊。慶歷新政,僅僅一年有余,就此被廢。靖康之役,兩位宋帝被女真人擄走,眾多帝姬,慘遭毒手……”
范仲淹與張華交談,言語間對后來宋朝發生的事情感到失望。
其實范仲淹一生被卷入朝廷黨爭,多次被貶,起起落落,本來就對朝廷感到失望。
穿越后的范仲淹知道后來發生的事情,更是唏噓不已,于是在一座村莊隱居,也不出仕皇太極。
可是,范仲淹種田,養不活自己,不得不出山……
當然,范仲淹見張華在各座村莊打擊豪強、均分田地,有意變革,這也是范仲淹選擇出山的原因。
范仲淹在此之前,輾轉反側了足足三天三夜,這才下定決心。
既然宋帝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么為何不輔佐另外一位明主?
這個世界不是宋朝,歷朝歷代的文臣武將,已經有人開始重新站隊。
比如韓信,知道自己會被劉邦過河拆橋以后,別說投靠劉邦,不和劉邦拼命就算好了。
項羽再見到劉邦,也不會和劉邦玩什么鴻門宴,直接殺了就是!
范仲淹在物色主公人選。
范仲淹雖然在隱居,卻一直觀望。
皇太極、金兀術兩個異族君主被范仲淹首先排除。
其次,瓦崗寨李密,前期可謂是英主,后期容易糊涂。
再次,公子扶蘇,性格上有軟弱點。
范仲淹將視線轉移到經營良好的夏鎮。
“先生以為,下一步該當如何?”
張華在任用之前,簡單考核范仲淹。
現在張華才是領主,哪怕范仲淹這種級別的文臣前來投靠,不好意思,也要象征地考核一番。
范仲淹慷慨激昂:“先滅女真,再敗扶蘇,進圖瓦崗寨,以此地為龍興之地,逐鹿中原!”
“好!”
張華認可范仲淹的戰略。
金兀術正在設法招募鐵浮屠,威脅極大,又與張華的部將梁紅玉、種師中結仇,因此,夏鎮勢力攻打金兀術的欲望最強烈。
“范公!”
種師中見到種家軍的恩人范仲淹,不由激動。
范仲淹是種師中的祖父種世衡的上司,種師中的輩分比起范仲淹差了不少,見面便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