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騎兵,擁有豬突猛進的兵種天賦。”
張華與鑲黃旗交戰,知道鑲黃旗的兵種天賦。
鰲拜在皇太極麾下擔任鑲黃旗旗主。
然而皇太極與努爾哈赤勢力合并之后,鰲拜被降格為牛錄,鑲黃旗被努爾哈赤親自控制,由阿濟格出任旗主。
盡管如此,鰲拜嶄露頭角,受到重用。
“這只是對方的先鋒兵馬。”
“后續大軍即將到來,所有人等,做好守城準備。”
大約半個時辰之后,多爾袞統帥鑲白旗、阿濟格統帥鑲黃旗,驅趕上萬仆從軍到來,這些仆從軍漫山遍野,黑壓壓一片,令人窒息。
在更后方是李密、徐世勣的瓦崗軍。
瓦崗軍征戰四方,殺氣騰騰,完全不像是一支農民起義軍。
四萬大軍在梁家堡外面扎營,僅僅多爾袞、阿濟格麾下的牛錄數量,就有三十人!
四萬兵馬營地連綿不絕,徐世勣在營地周圍設下鹿角、陷馬坑等防御工事,防備梁家堡守軍出城襲擊。
徐世勣不會輕易出現破綻。
張華可以明顯分辨出來,城外營地分為三塊,李密、多爾袞、阿濟格各占了一塊地方。
這段時間,張華令人加高了梁家堡石墻的高度,使其達到六米高。
此次進攻梁家堡的兩個主將,李密、多爾袞都是梟雄。
李密是隋末逐鹿中原的諸侯之一,而多爾袞是入關建立大清的攝政王,兩人經過戰火洗禮,無不野心勃勃,勢在必得。
當領地從村莊升級至鎮子之后,各種城防設施獲得質變,比如木柵欄變成了夯土城墻,木箭塔變成石箭塔,還有夜叉擂、床弩等守城器械,攻城難度大幅度提升。
因此,李密、多爾袞無法和以前一樣扛著簡單的飛梯攻城,而是在城下打造各種攻城器械,攜帶攻城器械,攻打梁家堡。
這還只是一級鎮子。
如果升級到城池,四萬大軍甚至無法對城池形成合圍。
有些巨城,要動用幾十萬大軍才能圍困。
多爾袞將一萬五千仆從軍分為15個千人隊,后方是九千清軍。
多爾袞憑借自己的天賦,獲得大量仆從軍,有點喧賓奪主的意味。
算上仆從軍的話,多爾袞和阿濟格的兵力加在一起,與李密的瓦崗軍相差無幾。
這也是多爾袞霸道的性格。
他的眼中,自己必須成為主角,而不是可悲的配角。
不過李密的瓦崗軍才是這次攻打梁家堡的主力。
“上次著急攻打秦鎮,沒有來得及打造的攻城器械,這個時候可以派上用場。”
李密第二次發動征服洛陽盆地的攻勢,顯然是有備而來。
瓦崗軍帶來的馬車除了裝載糧草,還裝載攻城器械的各種部件。
工匠熟練地拼裝這些部件,不一會兒,十幾架投石機拼裝完畢,矗立在梁家堡的南城墻外。
李密決定集中主力兵馬,攻下梁家堡南城墻,最好可以利用投石機,摧毀一級鎮子的夯土城墻!
僅僅是夯土城墻的話,不見得可以擋住投石機的轟擊!
“李密竟然有投石機的建造圖紙。”
張華見李密連投石機都搬了出來,高看李密一眼。
李密不是什么簡單角色,有資格成為瓦崗寨寨主,顯然有壓箱底的東西。
為了擊敗張華,李密動用了投石機。
兩萬瓦崗軍,列為二十個方陣,其中部分方陣不參與攻城,而是留作預備隊。
李密在瓦崗軍眾多武將的擁簇下,觀察梁家堡的虛實。
“張華還真是狠啊,竟然在梁家堡建造了三十二座石箭塔。”
李密看到梁家堡箭塔林立,比秦鎮的箭塔數量還多了一倍,也不禁頭皮發麻。
梁家堡還部署了需要十幾個士兵才能拉動的雙弓床弩,粗大的巨型弩箭對準了攻城的瓦崗軍和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