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兵分三路擴張,三線作戰,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而到現在,一直被忽視的東線,成為隱患。
唐玄宗只在東線部署2.5萬唐軍。
唐軍實行的是精兵戰術,披甲率很高,重甲兵種的比例也到了兩成,相當夸張。
這些唐軍,抵擋袁術或者劉淵,綽綽有余。
張華吞并袁術、劉淵,整頓兩個勢力的力量,那么2.5萬唐軍就捉襟見肘了。
唐玄宗在北線和西線進行擴張,投入的兵力都遠遠多于東線。
北線,四萬唐軍圍困劉崇、楊業的山鎮,收到后方唐玄宗的詔令。
“東線有壓力了,陛下要調走一萬兵馬至東線,只留下你們防守,你們三萬人,應該可以困死劉崇和楊業吧?”
“放心,我觀劉崇、楊業,糧草堅持不了三個月。三個月后,劉崇、楊業必定投降。”
四萬唐軍,分出一萬人,開始向東線壓進。
劉崇、楊業死守的山鎮,楊業站在城墻上,俯視下方兵馬調動的唐軍大營。
“難道大唐其他方向的戰線出了問題,因此才會撤掉部分唐軍?”
楊業見一向強勢的大唐,竟然調走部分兵馬,說明唐軍其他戰線出事了。
不過,城外依然有三萬唐軍,楊業出戰,還是不敵唐軍,因此楊業還是只能死守。
除非大唐出現巨大變故,楊業才有機會擊敗唐軍,重新恢復領地。
楊業、劉崇在賭一線生機。
盡管這種可能很低,但也并非完全沒有可能。
西線,五萬唐軍討伐羌人建立的勢力,一員白袍武將沖鋒陷陣,屠戮數百羌人,羌人的鮮血染紅白色披風。
唐軍推進,羌人勢力的山谷橫尸遍野,唐軍旌旗插在羌人的山寨上。
五萬唐軍,足以推平幾十萬人口的大勢力。
唐軍橫掃過后,清掃戰場,進行補刀,完全不給羌人任何機會。
“三萬羌人歸降。”
“擇其精銳,編入大軍。”
十幾個唐軍武將聚集,因為他們收到了唐玄宗的詔書。
“東線似乎出現了變故,陛下令我們盡快結束西線的戰事,前往東線,鎮壓東線崛起的勢力。”
“但此地還有十余萬羌人沒有歸降,這些羌人如果不盡快鎮壓,將來說不定會養虎為患。”
“這是陛下的命令。來自東線的威脅,遠遠超過這十幾萬羌人。”
“那我們退兵吧。”
唐軍武將們不敢違背唐玄宗的命令,在焚毀羌人的山寨之后,五萬唐軍退出山谷,回師長安鎮。
在長安鎮獲得補給之后,他們將會揮師東進,與契苾何力匯合,鎮壓崛起的張華。
唐玄宗意識到張華在關中擁有八十萬人口,在河洛還有六十萬人口,成為大唐的邊患,必須在張華實力超過大唐之前,進行鎮壓。
大唐經過新一輪擴張,人口達到兩百萬。
唐玄宗為了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必須打壓后起之秀。
如果西線五萬唐軍、北線一萬唐軍開撥到鳳凰鎮,那么鳳凰鎮的唐軍數量將會提升至恐怖的八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