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么我要施展全力了!”
轟!
薛仁貴大喝一聲,氣勢突然爆發,積累的戰意徹底被點燃,丹田像是水泵一樣,將真氣傳至全身上下,長發倒豎,額頭青筋暴起!
下一刻,薛仁貴像是一道殘影,殺至黃忠面前,方天畫戟霸道砸下!
黃忠揮刀迎擊,被薛仁貴一戟擊退!
黃忠倒退十余步,這才穩住身形,胸口氣血翻騰。
薛仁貴如影隨形,又再殺來,不給黃忠喘息的時間!
嘭!
黃忠躲過方天畫戟的轟擊,然而一塊城垛被薛仁貴的方天畫戟擊中,化為破碎的石塊!
方天畫戟一個回旋,再斬黃忠,發出爆鳴聲!
黃忠刀術出神入化,拼命格擋,每擋下薛仁貴三四下攻擊,黃忠還豁出老命,斬向薛仁貴一刀,迫使薛仁貴格擋。
兩員猛將以快打快,薛仁貴不給黃忠斬出刀氣的機會,因為即使是薛仁貴被黃忠的真氣化刀劈中,也要重傷。
“薛仁貴這種后輩,竟然如此之強。”
馬武趁著黃忠拖延薛仁貴,帶兵截殺唐軍,逐漸清理登城的唐軍,又瞥見老將黃忠陷入苦戰,馬武感到匪夷所思。
馬武在私底下與黃忠有過切磋。馬武憑借強悍的軀體,一百回合內立于不敗之地,在兩百回合后,已經明顯不敵黃忠,在黃忠體力耗盡之前,馬武率先倒下。
但五虎將之一的黃忠,卻被薛仁貴壓制。
薛仁貴仗著正值壯年,體力充沛,抓住黃忠廝殺,沒有片刻休息的時間。
在普通士卒眼中,黃忠、薛仁貴的激戰變成了兩道殘影碰撞,他們難以插手。
“這樣下去,黃忠要落敗了。他的體力跟不上薛仁貴。”
馬武在擊敗一隊唐軍之后,提著方天畫戟,即將上去與黃忠聯手,否則黃忠要落敗。
黃忠終究是上了年紀,氣血衰竭,體力跟不上薛仁貴,被薛仁貴抓住消耗,待到黃忠體力耗盡,估計會被薛仁貴斬殺。
這就是年輕的好處,就像是年輕時的唐玄宗,和晚年的唐玄宗,完全不在一個狀態。
黃忠已經盡量維持巔峰時期的狀態,還是敗給了歲月。
“薛將軍,這是鳴金收兵的聲音!”
正當薛仁貴要實現對江夏王李道宗的承諾,即將拿下老將黃忠時,唐軍大營傳來鳴金收兵的號令。
“怎么一回事?”
正值興頭的薛仁貴被打斷,主動與黃忠拉開距離,帶兵撤退。
薛仁貴并非沖動的莽將,在收到命令后,立即放棄個人的計劃,服從軍令。
正在急攻華山鎮的八萬唐軍都收到撤軍的命令,緊張有序地脫離戰斗,像是潮水般退下。有希望拿下華山鎮的唐軍放棄了攻勢,主動轉入守勢。
張華、李績在快速調兵,堵住各處缺口。
本來岌岌可危的華山鎮,卻因為唐軍主動撤退而轉危為安。
“這些唐軍不是因為我們的防守而撤退,而是有其他勢力趁虛而入。”
張華見唐軍撤走,知道有其他勢力介入這場大戰了。
否則,如果張華是唐軍主將,絕不會在即將攻下城池的關頭,突然下令退兵。
李績也在推測局勢的變化,感慨道:“從八萬唐軍倉促退走來看,他們后方的危機,恐怕不小。主公的氣運,真是無以復加。”
“是啊。”
張華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運氣。
如果唐軍再攻打一段時間,華山鎮勢必淪陷。
又或者,大唐勢力沒有遭遇空前的危機,八萬唐軍也不會急于立即退走,完全有可能先攻克華山鎮,然后再回師長安城。
唐軍大營,浴血奮戰的薛仁貴、契苾何力等武將見到了主將李道宗。
“末將即將攻下華山鎮,為何鳴金收兵?”
薛仁貴、契苾何力等唐將不解。
契苾何力已經用火攻破了鄧艾的刀車陣,即將殺入城內,而薛仁貴的兵馬有希望打開城門,局勢對唐軍極其有利。
李道宗臉色鐵青:“長安城此刻遭到十余萬敵軍圍攻,陛下危急,我等再與張華消耗下去,長安告破,前方糧草不濟,又遭敵軍前后夾擊,必定大敗。諸將隨我回師長安救駕,斬殺安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