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軍叛亂,元顥被殺?!”
“來人,點兵出征!”
蒙恬得知元顥、陳慶之內斗,立即率領黃金火騎兵,直取魏、梁聯軍營地。
然而,此時魏、梁聯軍已經一哄而散。
胡人士兵潰散,而陳慶之的梁軍乘坐漕運的船只,順著渭水而下,前往張華的領地。
在離開之前,梁軍焚毀營地,不給蒙恬留下任何物資。
蒙恬的黃金火騎兵到來之時,魏、梁聯軍營地火光沖天,蒙恬凌厲的眼神中倒映著耀眼的火光。
“將軍,敵軍估計是得知右扶風被曹真的虎豹騎攻擊,故不戰自潰,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不然。這支梁軍殺了元顥,又自知回師右扶風,也無法擊退曹真的虎豹騎,因此前去投靠張華。這下一來,更加棘手。”
蒙恬臉色并不好看。
元顥擔心陳慶之做大,沒有怎么為陳慶之補充白袍軍,而這次梁軍順流而下,前去投奔張華,萬一張華為陳慶之補充白袍軍,那么秦孝公勢力處境更加艱難。
幾千梁軍乘坐漕運船只,順著渭水向東。
馬佛念帶著白袍軍各個軍頭向陳慶之請罪:“我等冒犯將軍,決定殺元顥,投奔張華,還請將軍治罪!”
陳慶之嘆氣,沒有治罪。
這是白袍軍這個集體作出的決定,且木已成舟,陳慶之只能照顧多數白袍軍將士的看法。
只是,此去長安,陳慶之也不知道以后遇到梁武帝蕭衍,又會如何。
馬佛念等白袍軍副將和中低級軍頭認為蕭衍是否還活著都難說,沒有必要死等蕭衍。
各地諸侯林立,像是安祿山、史思明等大人物,說死就死,開元盛世的唐玄宗還被軟禁,梁武帝蕭衍未必能夠成為一方霸主。
蕭衍開創南朝之中的南梁,與唐玄宗有些相似,前期英明神武,后期爆發胡人引發的叛亂,一世英名毀于一旦,只不過蕭衍末期爆發的是“侯景之亂”,而唐玄宗末期爆發的是“安史之亂”。
縱橫家蘇代此時在梁軍的船上,與一眾隨從設慶功宴,談笑風生。
蘇代成功游說元顥與張華結盟,牽制五萬秦軍,利用完元顥之后,又慫恿白袍軍兵變,殺了元顥,說服白袍軍前往長安,可以說是立下了兩件大功。
蘇代認為,憑借這兩件功勞,自己已經可以在張華勢力身居高位。
“至于右扶風,曹魏虎豹騎來襲,根本難以防守。元顥此人平庸,牽制秦軍,已經是元顥唯一的價值。”
蘇代主動舍棄了右扶風。
右扶風,在白袍軍發動兵變,擊殺元顥之前,這座鎮子已經舉城向曹魏大將軍曹真投降。
沒有陳慶之坐鎮的右扶風,守軍根本沒有膽量抵擋虎豹騎,曹真象征地派兵攻打兩日,右扶風已經臣服。
曹真分兵侵掠原本屬于元顥的領地。
元顥與張華之間隔著秦孝公勢力,蘇代知道無法阻擋曹真吞并右扶風。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曹真軍團兵強馬壯,虎豹騎在右扶風和陳倉一帶縱橫疾馳,所向披靡。
右扶風、陳倉一帶的氐人、羌人、鮮卑人等部落紛紛前來依附曹真,曹真一躍成為秦川西部霸主。
八百里秦川,西部為曹真勢力,東部為張華勢力,而中部,秦孝公與張華共同瓜分。
前往秦孝公勢力的謀士回來,向曹真提及結盟之事。
“張華竟然可以速敗李隆基,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是一個強敵。我們若想要與武帝陛下勢力合并,必須擊敗此人。”
曹真意識到張華是曹魏占領關中最大的阻礙。
回來的謀士說道:“秦孝公已然同意結盟,以秦孝公與將軍的兵力,對陣張華,未必會敗北。”
曹真答道:“你做得很好。本將軍若是可以橫掃關中,你將功居第一。來人,招募右扶風所有壯士,訓練為虎豹騎。”
曹真占領右扶風,廢除元顥設立的制度,換上曹魏的制度,大舉屯田,招募虎豹騎,做好與張華攻伐的準備。
曹真軍團有不少擅長屯田的武將。
正是因為這些種田武將,保證曹真軍團的糧草供給,曹真勢力才能持續不斷擴張。
三原鎮,永穆公主聽說父皇唐玄宗被張華活捉,送往河洛的夏鎮,永穆公主不由為唐玄宗感到擔憂,茶飯不思。
“我要去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