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遠郊商業中心為什么這么多企業做啊?據我們的了解,好像每個城市都有。尤其是中大城市,還都不止一個。”章洋之前就做過調查,知道這種現狀,只是還不是太能理解為什么會這樣。
“前兩年,大中城市市區用地趨于飽和,競拍價格屢屢攀升。就有企業開始這種遠郊區購物中心的嘗試。”方玲這樣說道:“其實在國外,這種模式很火的。周末,購物的時候順便郊游了,郊游的時候順便購物了,很是受歡迎。他們也是看到這種情況,想把這種模式復制到國內。”
“結果發現復制過來水土不服了,是吧?”章洋說道。
“前期的確是這樣,國內大城市的交通狀況根本就不適合這種模式,郊區也沒啥可郊游的,這種市郊商業中心的模式根本就不符合國內的情況!”方玲確認道。
“難道這一批量的商業中心都是這樣建的?”章洋有些迷惑,這么多,不應該呀。
“當然不是,只是最初的時候是這樣。但是,后來的市郊商業中心都是為了配合地方部門拉大城市框架,設立各種開發區而建造的。靠近市內的開發區還好,但有很多開區遠離市區,就造就了現在的情況。”方玲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章洋恍然大悟。市郊商業中心在目前的環境下確實沒有什么前途和價值,那為什么還那么多企業去做?其中還不乏地產巨頭,難道都是決策失誤?現在章洋終于明白了,不是地產商不知道,而是為了配合地方相關部門拉大城市框架,發展經濟。雖然虧了點兒,但完全值得呀。
“也不用關心怎么形成的,有這么多不盈利,甚至虧損的市郊商業中心,這就是我們的商業機遇。”章洋接著又說道。
早在和環峰集團初次談判的時候,章洋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環峰集團當時的想法是做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利用互聯網購物去嘗試解決五大郊區商業中心的困境。
但,購物網站真的能解決他們的問題嗎?互聯網發展到現在,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以及一大票的電子商務網站早就把電子商務這塊巨大的蛋糕分的“淋漓盡致”,無論什么形式的購物網站都難以插足進去分一杯羹。
當時章洋就想,真的無法解決了嗎這個問題,想想也不盡然。網上購物縱然有他的便捷之處,但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比如,時效性:要做飯了,家里醬油沒了,這個時候不太可能選擇天貓淘寶——太慢了根本就用不上啊。
另外一個就是實地化的購物體驗,買個衣服,合適不合適啊,買家秀和賣家秀差別可能很大,這就是沒有實地化的購物體驗導致不合心意。
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事實上,很多企業已經在行動。天貓超市、京東超市都開始為生鮮類開展限時達等時效***。雖然時間短了,但,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一天的時間,本質并沒有差別。但,這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于是,京東與各大商場超市合作,推出了京東到家,你買的東西有各大超市通過同城快送平臺,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能送達,這潛在的收獲一大批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