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就是要吸引人。一個垃圾的地方,不從改善自身入手,就算是你把班車開到別人家門口免費去接人,別人都不愿意來!”章洋說道:“歸根結底,就是要吸引人。一個垃圾的地方,不從改善自身入手,就算是你把班車開到別人家門口免費去接人,別人都不愿意來!”章洋說道:“改善交通只是手段,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硬實力!”
“這兒要是真的有吸引力,即便啥車都不到不了,自駕、拼車、打車,甚至黑車都往這兒來!只要吸引到他了,人總是有辦法的!”
章洋接著搖了搖頭,接著說道:“他們以為交通才是限制遠郊商業的因素,但也不看看,這兒的配套和市區的商業中心差到哪兒去了!別的不說,就這個吃,你看看市區的萬達廣場,各種美食、甚至小吃都滿街都是。這兒呢,賺了這么長時間想買瓶水都找不到!”
“交通問題還有辦法可破,這種環境才是死結!他們也是一門心思想著位置偏,想辦法開班車讓人來,但連這種最基本的東西都忽略了。就算是免費班車把人拉來了,來了第一次人也不會再來第二次!”
章洋無語的這樣說道,這規劃的人絕對是腦袋有坑。
“其實這樣不怪他們。市區的小商小販小食品也不是地產商搞的,只是人多了自然就有人去賣。哪會有人來這兒賣啊,那不是白癡嗎?餐廳飯店也是一樣,先有人氣,才會逐漸有這些。這類地方,也是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方玲分析這樣分析道。
“地產商是不考慮這些,靠人氣自發聚集。但既然做市郊商業中心,人氣聚不起來,這些就不可能不考慮。先期貼錢也要把這些補起來一部分,像環峰買那么多車跑班車不也是錢嗎?都是一個性質,只不過他們不做,忽略了而已。”
“這是典型的只看現象不管本質。只看到了偏遠要提供交通工具方便人來,卻完全忽視了自己本身的不足。”章洋搖了搖頭,知道這也是人之常情:什么事情做不好,總是找客觀原因,自己的問題總是看不到。
想著,章洋撥通了覃維才的電話,這個問題必須盡早解決。不解決,即使以后自己把人吸引來了,這也是一個大槽點。
“老弟,有什么事兒嗎?”覃維才知道,章洋沒什么事兒是不會給他打電話的。
“我現在在環峰家居廣場,我想吃烤魚。”章洋說道。
“哦,讓我想想。”覃維才有些懵,怎么給自己打電話說這些,自己地圖就能搜啊。不過他還是絞盡腦汁,算了又算,說道:“從你那往東走,大概五六公里吧,中建公司樓下有一家,我原來去過。”
“我還想吃火鍋,吃烤肉,吃烤面筋,反正就是不想吃漢堡。”章洋接著說道:“覃哥,如果我是消費者,你猜我下次還會來嗎?會推薦親戚朋友來嗎?如果聽哪個朋友說要過來,我是不是該提醒他帶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