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提了十幾份盒飯回來,發給大家吃,四個高管一口沒動,像是一點胃口都沒有。
反倒是林皓文蹲在倉庫門口,胡吃海塞,抓著一個大雞腿就啃上了,吃得比誰都香。
“怎么不吃啊?你們忙了一上午不餓啊?”
阮紫檀一臉愁容地說道:“林總,今天……綿柔型的賣出去9805瓶,醬香型的賣出去195瓶。但是退貨的,差不多也就是這個數量。”
換言之,真實顧客的購買數量,也就是零星幾瓶酒而已。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收入一千五。
這跟大家預想中的情形,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啊!
阮紫檀拿著統計數據走了過來,不但沒有賣出貨,廖彬這些托兒的費用就差不多10萬塊,還有記者媒體那邊的宣傳費差不多50萬。
這一場搶購活動,就是賠本賺吆喝啊!
看著大家伙兒心里有些難受,林皓文端著盒飯走過來,從菜里面夾起一些酸菜,說道:
“這做生意啊,就好比腌酸菜,剛腌的菜吃起來很難下咽,有一股子嗆味。得放一放,慢慢發酵幾天才能入口。別擔心,第一周只是開胃菜。你們就等著看下周六吧!”
林皓文一臉自信地說完,又是埋頭吃飯。
大伙兒臉上的陰霾還是沒有消散,多少心里有些沒底啊!
一周,能改變什么?
……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海城的各大媒體,開始大肆報道這一場富水香的搶購活動,坊間也開始議論,這個牌子的白酒究竟有什么魔力?這么些人去搶購?
而經濟評論員們,則是開始分析富水香搶購背后的邏輯,有多大的可入手空間?為什么62年了,到今年才突然火爆呢?
有人覺得可能跟新世紀的一個消費觀念有關系,老百姓日子好了,經濟攀升,收入待漲,所以白酒的熱潮開始浮出苗頭了。
總之觀點是五花八門。
有人相信,有人疑惑,有人漠不關心。
但是電視新聞上那些激烈的搶購畫面,還有報紙雜志上的一張張角度完美的照片,卻深深烙進了海城人的腦海里。
幾乎在一周的時間內,富水香這個品牌的知名度,一下子超過了過去62年的總和。
營銷就是這么神奇,它可以讓一個默默無名的品牌,在極短的時間內,提升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萬倍的知名度。
到了周三,阮紫檀拿著財務報告走過來,憂心忡忡的,正好辦公室門沒鎖,林皓文正在打電話。
“喂,廖老板,這一周,需要2000個的托兒,你幫我多招500,對,還是上次的時間地點,周六上午十點,退貨地點在天源路35號倉庫……嗯……,好,那先這樣。”
掛了電話,林皓文抓起一份報紙看著,看看新聞媒體方面,有什么需要優化和修改的。
阮紫檀敲了兩下門:“林總。”
“哦,阮總,有事嘛?”
“額……就是過來請示一下,咱們這周六怎么安排?剛才聽您說,要繼續加多500個托?”
林皓文點點頭:“對,場面還不夠,還得再火爆一點。記者們才有素材,消費者們才有熱鬧可以看嘛!”
林皓文試圖把這場白酒搶購,打造成一個全海城的狂歡,后世有品牌這么做過,相當成功。
阮紫檀抿一抿紅唇:“還要更火爆?可是……上周的效果不佳啊!您都看到了,就賣出去幾瓶酒,消費者都是觀望的態度,咱們是不是……”
阮紫檀是想說,要不要改變策略,至于要怎么改,她現在也無從著手。這盤棋是林皓文在落子啊,旁人很難接過來的。
林皓文拿著報紙低頭看著,手里的筆時不時在報紙上畫幾下:“這周情況不一樣了,消費者從最初的觀望,已經產生一種嘗試的心態。”
“那媒體那邊呢?還需要做宣傳嘛?”
“繼續做,要買更多的版面,砸更多的推廣經費進去。”
阮紫檀聽了頭皮一陣發麻:“林總,我作為公司的財務經理,有必要提醒您,咱們賬上的資金不多了,再這么耗下去,我擔心咱們海納酒廠的資金鏈出問題啊!”
林皓文反而是一臉的輕松:“賬上一共還有多少錢?”
阮紫檀把表格拿出來,估計這回能夠說服林皓文:“林總,咱們賬上還有……200萬。前段時間收購富水香,1000萬,后續又生產了17萬瓶白酒,這里邊就是1400萬。咱們融資的錢,貸款的錢,全部都花完了。”
“還有200萬?這么多?繼續花,這周的媒體宣傳費,砸150萬進去,剩下50萬,我要讓廖彬再找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