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溪回來以后,謝媛向趙玉珍詳細匯報了項目的進展情況,根據此次的約談的情況看,拿下這個項目勢在必得,但還有很多需要跟進的細節必須抓緊完善。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施工方案的制定應走在前面。
趙玉珍馬上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制定了公司下一步的整體計劃,要求現有在建的項目抓緊施工,原定年底完工的項目,要求必須提前一個月完工,將大型設備提前修整待命。
對現場的工人,尤其的管理人員,進一步篩選,確保本溪項目投入足夠的精兵強將。
來年的招聘工作提前開展,這一塊,就著落在吳雯身上,不得有誤。
在資金儲備方面,原有已開項目減少大型設備方面的投資,物料做全面修整,循環周轉,不再新增,前提是必須保證質量。
對一線工人的待遇上調,工資,伙食,勞保,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提高,確保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保住老員工,吸納新資源。
重中之重的一點,就是為本溪新項目開綠燈。
趙玉珍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使得公司上下一心,協調有序,穩步推進。
可是一回到家里,晚飯桌上,還是老姐妹二人,心中不覺又一陣陣的惆悵。
多少年來,我管理過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沒有一個不俯首帖耳,井然有序,可回到家里就是管不了自己的兒子。
回想起以前的彥宏,聽話懂事,多么溫順善良的孩子,為什么遇到這個林智斌以后馬上就性情大變?她到底耍了什么特殊手段讓彥宏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一系列問號在趙玉珍腦海里盤旋,就是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但無論如何,我都要把喬麗取到我的家里來!
幾天以來,趙玉珍絞盡腦汁,不惜放下面子,在酒店擺一桌,約喬智民夫婦商談。
為了能說服彥宏和喬麗的見面,趙玉珍還親自約見了兩名資深的心理專家,不惜向學者討教,該如何勸導才能達到想象中的目的。
凡是長著眼睛的人都能看出,彥宏和喬麗再般配不過,兩家又經歷了多年的合作經營,如此扎實的背景基礎,兩個人過去雖然算不上親密無間,總算情投意合,可為什么忽然變得咫尺天涯。
說來說去,還是林智斌!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到別的原因,那么現在林智斌已經走了,就要以此為契機,把彥宏和喬麗重新拉回到一起,刻不容緩。
這件事不盡快解決我永遠寢食難安,我的整個人生都無法進行下一步!彥宏的終身大事不安排妥當,我把公司管理得再好都毫無意義。
而當務之急就是盡快把彥宏的心拉回來。
林智斌已經走了,還能對她怎么樣呢?只能從彥宏身上著手,想辦法。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此事而言恰恰相反,現在是當局者迷可當事者不迷,旁觀者清旁觀者卻不清。